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CNKI文献
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明显的温暖化过程,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气氮沉降十分明显,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环境变化均促使土壤中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因此深入了解青藏...
针对近年来退化高寒草原的恢复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对自然放牧、封育3年和7年的藏北申扎高寒草原设置样地,采用群落调查、收割法收集地上生物量,根钻法收集地下生物量等,比较分析不同封育年限下草地群落各生态指标。结果...
基于年降水、生长季降水和生长季蒸散的高寒草地水分利用效... CNKI文献
水分利用效率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水循环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以前研究青藏高原的水分利用效率多基于年降水量(AP)来分析,但植物对水分的利用主要在生长季。该研究采用以AP、生长季降水量(GSP)和生长季蒸散量(ET...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CNKI文献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BEF)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于生态系统的高效利用与管理意义重大,而且对于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
本试验以典型的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Kobresia humilis meadow)为研究平台,以表征土壤碳、氮、磷、硫养分循环的6种土壤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在4年氮、磷养分添加的累积效应下的变化规律,分析和...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对地上生... CNKI文献
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般性规律。本文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拉脊山(36°21′N,101°27′E,海拔3,389–3,876 m)和...
青藏高原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 CNKI文献
在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东盛村,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为材料,主要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分析手段,研究了抽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并分析了非光化学猝灭组分的光诱...
青藏高原海北高寒湿地土壤呼吸对水位降低和氮添加的响应 CNKI文献
近20年来,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经历了明显的气候变化,从而导致多数湿地水位下降和氮沉降的增加。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来说,水位下降意味着土壤通气性能的改善,可能会导致土壤呼吸的增加;而氮沉降的增加可能会降低土壤微生物...
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退化现状、恢复措施、效应与展... CNKI文献
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
选择柴达木盆地的8种荒漠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收获法对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异质性,介于11.11~58.63t·hm-2,平均为27.15t·hm-2。灌木层...
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土壤持水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CNKI文献
以祁连山南麓坡地夏季牧场高寒杂草类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封育对照(CK,禁牧)、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下土壤持水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牧压梯度下0~10 cm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
近几年,黄河源区高寒草原退化沙化明显。研究了黄河源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
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演替系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CNKI文献
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元数量统计为手段确定采样地点,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确定演替系列,以生态化学计量学为基础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发现:1)高寒...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本研究以青海省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放牧季节及退化程度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减小。土壤有...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退化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CNKI文献
以地处青海湖北岸三角城种羊场附近高寒退化的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的第2年(2012年)和第3年(2013年)群落的总盖度显著高于施肥前(2011年)(P<...
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及其碳分配对长期增温的响... CNKI文献
增温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方式有差异.植物根系是植物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增温响应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的方法,对比了长期增温对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和金露梅...
长期模拟增温对矮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化学成分的影... CNKI文献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长期模拟增温试验装置,研究了退化和未退化的矮嵩草草甸上植物化学成分(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土壤环境因子(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方式。植物通过其功能性状的改变来响应放牧的干扰,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茎、叶等功能构件不同生态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差异性响应,体现了植物在放牧压力下资源获取最大化的适应对策,也是物种...
以青海省主要高寒草地类型即温性草原、高寒草原、草甸草原以及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其土壤无机碳(SIC)储量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剖面内四类草地SIC储量依次为温性草原>高寒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