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品中药物、毒物及内源性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样品的基质复杂,干扰物多,待测物浓度与内源性物质相比明显偏低,且样品取样量少,因此要求生物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强、灵敏度...
粒径与表面电荷影响脂质体体内药物靶向递送的研究进展 CNKI文献
脂质体进入体内血液循环,通过被动靶向作用聚集于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比较丰富的器官。靶向性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粒径和表面电荷是影响脂质体在体内被动靶向的重要理化因素...
本文对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医学检验诊断、药物递送、基因治疗以及生物修复等生物医药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近些年来,由于主流观点对生物纳米材...
应用体外人和大鼠肝微粒体以及重组人源代谢酶孵育体系,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川芎嗪(TMPz)的肝代谢动力学特征和代谢酶表型。将TMPz与加入不同辅酶的人(HLM)和大鼠肝微粒体(RLM)孵育,应用LC-MS/MS法测定其剩余浓度,考察...
关键词: 川芎嗪 / 细胞色素P450酶 /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 /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1157)| 被引(21)
芍药苷是芍药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多样,应用广泛。近来,芍药苷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芍药苷对多种痴呆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衰退有改善作用,对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
采用Agilent T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了炙甘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HPLC-MS/MS对19个共有峰中的6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批不...
新思路·新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 CNKI文献
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思路研讨会"于2016年8月5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教授主持会议,刘建勋教授和李林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3...
网络分析技术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通过整合多种学科理论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相关的分子网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挖掘,以准确、客观地查询出能够产生特定药理作用的成分或成分组合、药物或药物组合,以...
网络构建技术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技术,也是核心技术。通过整合来源于实验、数据库和计算预测等的包含药物、疾病及生物分子等在内的用于网络构建的相关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构建技术进行药物作用相关、疾病相关和生...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商业化纳米材料产品纷纷上市,与人体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含纳米银的产品种类、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纳米银具有优良的抗菌杀菌效果,其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如何尚无定论。本文将结合作者...
目的建立牡丹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含0.08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254nm(0~21.5min),230nm(21.5~45min...
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抗在抗癌治疗中取得的成绩已成为癌症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癌...
纳米药物释放系统在肿瘤组织中增强的透过与滞留效应及其影... CNKI文献
增强的透过与滞留(EPR)效应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S)对肿瘤组织靶向性的生物学基础。肿瘤血管和淋巴系统结构功能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是EPR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NDDS载体的粒径、形态及表面理化性质、系统对肿瘤组织...
李劲草 孙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年01期 期刊
关键词: 药物导向 /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增强的透过与滞留效应 / 肿瘤
下载(801)| 被引(17)
他汀类药物是一线降脂药物,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药物,临床应用和研究范围正不断扩大。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关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等。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
张冰 王莉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年05期 期刊
目的比较性研究红景天中8种苷及醇类化合物———芦丁苷、红景天苷、异槲皮苷、酪醇、络塞琳、熊果苷、络塞维、肉桂醇红景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测定8种成分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一氧化氮自由基、羟自...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血脑屏障的阻碍作用,使得药物无法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未能在脑内聚积达到足够的药效剂量和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中枢靶向药物研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
抑郁症作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和低治疗率等特点,其神经生物学机制远未阐明。目前一线抗抑郁药主要基于"单胺策略"而研发,主要包括单胺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单胺受体配...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靶向给药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纳米制剂具有靶向性,它能将药物浓集于靶部位,而对非靶器官影响很小,可提高药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被认为是搭载抗癌药的最适...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定量检测6个细胞色素P450酶探针代... CNKI文献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6个细胞色素P450酶(CYP)探针代谢产物的方法。用甲醇和乙腈混合溶剂沉淀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的蛋白,在ZORBAX-C18色谱柱(100 mm×4.6 mm,3.5μm)上,以...
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与葡萄糖代谢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与... CNKI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对AD的研究已达百余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几十年研究发现,AD患者伴随着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以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