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量子化学MP2计算方法,对所建煤表面模型和水、甲烷分子相互作用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煤与水、甲烷分子最稳定的构型,指出水在煤表面的吸附势阱远大于甲烷,比甲烷更容易吸附于煤表面,据此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水...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了单个苯环、以及分别添加了羧基、醛基、羟基、甲基和亚甲基后的煤结构单元与甲烷分子的吸附作用能。通过计算,发现煤中含氧官能团会降低煤结构与甲烷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煤对甲烷的吸...
不同煤级煤对CH_4、N_2和CO_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 CNKI文献
文章通过对长焰煤、气煤、焦煤和无烟煤分别吸附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煤 级煤吸附3种单组分气体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差异性,发现CO2/CH4和CH4/N2值随煤级和平衡压力的变化而变 化,并非简单的2倍...
CSAMT勘探中场区、记录规则、阴影及场源复印效应的解析研究 CNKI文献
由矢量位导出均匀大地表面上水平接地谐变电偶极子地下电磁场的闭合表达式,将地层波和地面波显式地区分开来,据此定义了与远区场和近区场对应的地面波区和地层波区.对长期困扰CSAMT勘探工作者的记录点问题、阴影和场源...
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与甲烷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CNKI文献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P2,主要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基与甲烷分子间的作用能,发现随着煤基直径的增大,煤基和甲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也逐渐增大,结合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空间物理性质,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不同煤吸附等温试验...
煤吸附甲烷的特征曲线及其在煤层气储集研究中的作用 CNKI文献
以吸附势理论为基础,对4种不同煤级煤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煤样吸附甲烷的特征曲线是惟一的,并由特征曲线获得了甲烷吸附量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根据提出的思路和计算...
回顾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试验工作进程 ;根据 2 0 0多煤层次的注入 /压降试井数据以及多年来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 ,简要总结了我国煤层气储层基本特点 ;对今后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策略和思路提出了建议 ,认为我...
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 CNKI文献
通过对有代表性煤样的副样进行不同温度等温吸附试验,在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前对煤样进行平衡水分处理,使煤样的水分含量接近原地煤的水分含量.研究发现,在等压条件下,煤吸附甲烷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少,相同温度,不...
以煤岩显微组分和煤的变质与变形特征为基础 ,以较大量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依据 ,将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划分为四大类 (原生孔、外生孔、变质孔、矿物质孔 )十小类 .研究结果表明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多 ,形态复杂 ,大小不...
煤表面与CH_4,CO_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CNKI文献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煤表面与CH4,CO2分子间的作用能,发现二者在煤表面的吸附都属于物理吸附,且煤表面对CO2分子的吸附势阱远大于对CH4分子吸附势阱,说明CO2在煤表面的吸附更稳定,从而在微观上解释了煤对C...
通过3种不同煤级煤样对纯组分CO2、CH4和N2气体和不同配比浓度的80%CH4+20%CO2、80% CH4+20%N2、50%CH4+50%N2和20%CH4+80%N2二元混合气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了煤对混合气体的吸附 特征及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吸附特...
在液氮温度下 ,通过测试煤样在气体饱和蒸气压力范围内对N2 的吸附过程及吸附量 ,用BET和BJH理论模型计算出煤的孔体积和孔表面积。同时 ,对煤样进行等温吸附CH4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探讨了煤的孔体积、孔比表面积及与...
分析、归纳了大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 ,以煤岩学、构造地质学研究为基础 ,依据煤中显微裂隙的形态、大小、排列组合等发育特征 ,将内生裂隙进一步划分为失水裂隙、缩聚裂隙、静压裂隙 ,将外生裂隙进一步划分为张...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P2,主要研究了不同煤阶煤基对CO2分子的吸附势能,发现随着煤基直径的增大,即煤阶的增高,煤基对CO2分子的吸附作用也逐渐增大,结合前期研究,对影响不同煤阶煤吸附CO2的等温吸附实验现象进行了...
本文充分利用瞬变电磁 (TEM)信号包含的信息 ,采用联合时 -频分析方法解释了TEM资料 .文章选取了Wigner_Ville分布和Gabor展开的联合时 -频分布 (或表示 ) ,将一维时间域信号拓展到时 -频二维平面上 ,不仅将不同地电断...
为完善煤的等温吸附实验方法 ,本文系统研究了粒度、压力、温度、平衡时间等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吸附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各因素对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的影响原因 ;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条件 ,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煤的等温吸附实验...
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思想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状况、研究思路、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进展等。
煤层气可采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潘庄井田为例 CNKI文献
文章对常规煤层气可采性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方法适用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煤层气的可采性需要在地质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主要控制性地质因素及其有效配置。多因素加权分析法与储层数值模拟法相...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与热成因混合型煤层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CNKI文献
在剖析煤系沉积史、埋藏史、热史、生气史的基础上,将淮南煤田的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型煤层气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泥炭浅埋和早期生物气阶段;②煤层深埋和热成因气阶段;③煤系剥露和吸附气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