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背景、发展现状和全球主要企业销量3个方面对锂离子正极材料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发展动向,提出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降解,只能发生迁移和转化,重金属污染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目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吸附法、电化学法、电解法、膜分离法等。吸附...
针对现行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时杂质铝等一同浸出的问题,提出了抑杂选择性浸出稀土的新工艺。以广东河源稀土矿为原料,对原料粒度、抑杂剂种类及用量、浸剂硫酸铵浓度和浸出过程液固比、时间、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
在滨海砂矿开采中,为给管道输送工业设计提供必要的试验数据和优化输送参数,从沉降机理出发对不同颗粒级配的砂矿进行了单颗粒及群体颗粒沉降试验研究,分析了粒径及浓度对颗粒沉降规律的影响,得出了沉降速度计算公式。...
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混合原料组成对高炉炉渣成分的影响,探讨了MgO含量变化对炉渣性质的作用,并以CaO-SiO2-Al2O3-MgO-FeO五元系终渣为研究对象,应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理论解析综合炉料终渣中MgO对其熔化...
针对某石煤钒矿的矿石性质及岩相分析结果,创造性地采用复合添加剂焙烧-稀酸浸出工艺进行提钒试验研究,一定程度上克服钠化焙烧环境污染严重、单一钙化焙烧浸出率低及无盐焙烧无法有效破坏钒云母结构的缺陷,对复合添加...
分析了复杂难选铁矿石的种类及特点,评述了近年来超贫磁铁矿、微细粒铁矿、菱铁矿、褐铁矿以及多金属共生矿的选矿技术进展,提出了复杂难选铁矿石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硅基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资源丰富等优点,然而硅基负极材料在锂化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活性物质破碎粉化、电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以及导电性较差等问题。综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锂化机理及性能衰退原因,介绍了硅碳材料...
以Li2CO3和Ni0.5Co0.2Mn0.3(OH)2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实密度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
论述了我国细粒、微细粒嵌布难处理赤铁矿石选矿工艺技术、关键设备、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处理鞍山地区贫赤铁矿、太钢袁家村铁矿、湖南祁东铁矿、湖南江口式铁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工艺为例,介绍了我国...
针对目前石煤钒矿焙烧效果差,全湿法工艺流程缺陷多等问题,以湖南某地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对含钒石煤矿进行浓酸熟化浸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保湿处理对石煤钒矿浓酸熟化浸出过程进行强化,重点考察了熟化时间、硫...
对我国石煤矿分布状况、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钒及钒化合物的用途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石煤矿钠化焙烧提钒、钙化氧化焙烧提钒、无盐焙烧提钒、直接酸(碱)浸出提钒工艺及石煤矿的选矿富集情况,对每种石煤提钒工艺的优缺点...
某细粒低品位铁矿石中磁铁矿与磁黄铁矿紧密共生,为了在回收磁铁矿的同时,综合回收伴生的磁黄铁矿资源,针对矿石性质特点,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一段磁选精矿浮选脱硫-二段磁选精矿反浮选提铁-反浮选尾矿再磨再选工...
难选弱磁性铁矿石闪速(流态化)磁化焙烧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CNKI文献
针对难选弱磁性菱铁矿、褐铁矿采用常规选矿方法不能有效分选的难题,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成套技术与装置研发以及系统工程技术集成等,开发了高效处理难选弱磁性铁矿石的闪速磁化焙烧成套技术与装备,并在湖北黄梅建成...
全面论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深海采矿垂直管道水力提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十几个国家深海采矿垂直管道水力提升系统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重点介绍了我国深海采矿垂直管道水力提升技术的研究成果。从管道输送安全角度考...
以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在初始pH=9、电流密度12 mA/cm2、氯离子质量浓度1.0 g/L、极板间距5.0 mm时,反应120 min后氨氮去除率达96.8%,处理后废水中氨氮及总氮质量浓度分别由220、2...
分相浸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硫高砷金矿石及选冶物料... CNKI文献
高硫高砷金矿石及选冶物料中金的赋存状态复杂,为了探明这类物料中金的赋存状态,实验采用碘和碘化钾混合溶液浸取单体金和连生金后,碱浸取破坏毒砂,然后用碘和碘化钾混合溶液浸取裸露出来的毒砂包裹金,再酸浸取破坏硫...
遥感技术由于其实时性、观测范围广等优势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如何对遥感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结果的需求,本文从数字图像处理的角度,描述...
以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氧化铋脱除硫酸锌溶液中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p H值约2.0,50℃,氧化铋用量为理论计算值的1.5倍,反应时间2 h,此条件下除氯后溶液中Cl含量为0.28 g/L,Bi含量为0.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