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钢铁行业的22项节能减排措施,评估和比较了各项措施的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和协同效益,力图得到钢铁行业减排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012年的钢铁产量和生产结构,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减排潜力约为146.8Mt CO2、...
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实现达峰"的目标。该目标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能源系统优化模型(China TIMES)为基础,构建了碳排放...
全球多区域CGE模型的构建及碳泄漏问题模拟分析 CNKI文献
本文建立了一个综合描述全球经济、能源、环境的多区域CGE模型(GAGE模型),定量分析多区域减排政策的碳泄漏情况,以及碳关税对碳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参与减排可显著降低碳泄漏;碳关税对碳泄漏有减缓作用,但只...
鉴于全球温升目标到各国减排承诺转换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2℃温升目标对应的排放空间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排放路径、基准情景、分配方案及方案关键参数的选择对各国碳配额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国家都意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降低能源消费所带来的CO2排放。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
基于气候变化综合模型——全球变化评价模型(GCAM-TU),分析了2030年各国家/地区减排承诺下能源相关CO_2的全球排放路径与不同可能性下2℃温升目标对应的最优排放路径的差距。研究发现,当前减排承诺下的全球排放路径与...
王利宁 杨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年06期 期刊
关键词: 气候变化 / 自主决定贡献(NDCs) / 综合评价模型 / 2℃温升目标
下载(476)| 被引(7)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构建出一个GDP综合预测模型,并且考虑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与国家关于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调整模型的参数,计算...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选择。更为严格的低碳发展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会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影响,但低排放路径所能带来的协同效益可以抵消部分损失,加速或者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本文梳理...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世界未来的碳排放形成严重制约,减排义务的分担原则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部分发达国家倡导人均排放趋同原则,回避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人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强...
本文对中国碳排放状况、分部门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与成本、实现2020年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目标的关键领域与技术、碳排放峰值的条件与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促进碳排放峰值目...
CO2捕集与封存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关键的碳减排选择方案。将CO2注入油藏作为一种碳埋存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判断某一国家、某一区域或某一具体储层是否适合CO2地质封存开展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必要在规划碳捕集与封...
本文应用因素分解方法,计算了1993—2005年工业部门内部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的影响,发现重工业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能源消费增加约1000万吨标煤;总体上看,工业轻重结构的变化对工业能源强度和单位GD...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 CNKI文献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
近十多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被列为全球环境问题之首,并且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其重要的焦点就是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为此,国际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
CO_2收集封存战略及其对我国远期减缓CO_2排放的潜在作用 CNKI文献
碳收集封存(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以稳定大气中CO2浓度、减缓气候变化.本文介绍了CCS的3大环节:碳的捕获、运输与储存,对不同捕获技术及其技术经济参数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不同碳地...
关键词: CO2减排 / 碳收集封存 / 中国MARKAL模型 / 情景
下载(1454)| 被引(92)
为了探究公路与铁路交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该文建立了基于贡献率的残值分配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contribution-based residual distribution Laspeyres index,CRDLI),并选取了中国和其他6个国家为研究对...
降低单位GDP能耗已经列入我国的发展目标,正确理解中国当前的能源强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起点。目前,对能源强度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要么机械引用按汇率计算的GDP数据,严重高估了中国能源强度;要么机械引用世界银行提...
为给我国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依据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对已有碳排放权分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两个趋同"一是趋同年(2100年)各国的人均碳排放相同,二是1990...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CNKI文献
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CNKI文献
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非线性动态规划模型——中国MARKAL-MACRO模型,并以此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的基准方案以及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若从2030年开始减排,减排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