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释"忠"、"恕"二字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非常重要。"忠"指把心放正中,不偏不倚,并以此对待人和事;"恕"指如同自己之心,用自己之心情去体会他人之心情。
《论语》中载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语,后世对其解释纷纭,无论是批评还是维护,都未能说到关键处。本文对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进行考察,然后指出其针对的具体对象以及"女子与小人"所代表的具体...
王维历来有"诗佛"之称,其诗中的禅境确实是唐诗中佛教尤其是禅宗追求之境界最完美的体现,这种评判无疑是正确的。但当我们深入到王维的思想中去探寻时,发现他思想的主流却是儒家的。他终生行迹、交往以及诗...
目前通行的孔子诞辰9月28日是缺乏依据的,子夏传授《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都有孔子生日的明确记载,两传所记实质也吻合,参照其他文献,再参照天文学相关记载,可以确定孔子生年生日为公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
中国文化热悄悄来临,世界上唯一五千年不断的文明确实令人神往,更值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孙骄傲。文明的不间断需要代代传承,传承的前提是学习理解,理解的前提则是阅读。读书热也会随之而来。读书的确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
关键词: 审美享受
下载(119)| 被引(1)
柳宗元思想敏锐深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哲学观,反对唯心主义天命观,主张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天说》和《贞符》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代表。《贞符》的创作更能说明柳宗元坚持唯物思想的战斗精神和坚决主张仁...
从王尔烈到魏燮均——乾隆中期到同治末年东北地区文坛扫描 CNKI文献
东北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从王尔烈、戴梓、缪公恩到魏燮均,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这些作家、作品不仅是东北古代文学的骄傲,有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作家主要...
《论语·乡党》最后一节"色斯举矣"意义并不算晦涩,但因为最初之注疏指错方向,故众说纷纭,语义难明。本文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知识对其逐句分析,得出结论。辨析子路捉野鸡、做熟野鸡、喂野鸡诸...
论文以《全唐文》中收入之传记文学中之散传为研究对象,对唐代杂传类传记文学创作的情况进行全面归纳与阐释,概括其历史地位以及对于现代传记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
《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这一章又是孔子思想方法一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孔子十分关键。深入分析其本义与思想价值可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意思是:看问题要全面,处...
《论语·里仁》篇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古今注疏甚多而未得要领,始终不能阐释清楚,令人不明。本文对其进行深一层次的解说,认为这里的"好恶"不是爱好、厌恶之意而是具有对于道...
考古中玉龙和玉凤共出的现象,以红山文化为最早。对于探求五帝时代各原始部族间的关系而言,这种现象当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崇拜龙的原始部族与崇拜凤的原始部族曾生活于共同的地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五千年文明没有间断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保持自己优秀传统没有断绝的民族。诗词在这个优秀传统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交往中便大量引用《诗经》,诗歌是各诸...
毕宝魁 沈阳日报 2017-07-07 报纸
《论语》中有数章重出的现象,一直无人仔细考证分析。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条分缕析,将重出现象分为两类,一类为真正重出,一类为准重出。对于前者进行考证辨析,指出这些重出是内容编辑之需要,是编辑者有意为之而非疏忽。
《九梅村诗集》是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东北诗人魏燮均的诗集,2004年夏天经笔者校注后由辽海出版社出版。经过此次校注,笔者对魏燮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该书的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分三个...
《论语·公冶长篇》中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章,对于最后一句"无所取材"四字注解分歧颇大,故解释也五花八门。有人将"材"解释为"哉",说子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人认为&q...
《论语》研究逐渐升温,但学者多在单句孤章上苦钻冥搜,常陷入孤立解说而各执一词,孤立看都有道理而莫衷一是的尴尬境界。如果将其放置在整个思想系统中来考察,则容易把握。本文力图对全书篇章编辑的体例进行探讨并力图...
《论语》的经典意义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可,对于《论语》的学习与解读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论语》中有许多章句意义不太明确,又由于两千年来注疏家们各执一词,于是就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进行一番考证辨析。《论语...
王维在安史乱中是否受伪职的问题 ,是有关其人品诗品评价的大问题。本文以《韦斌碑》为依据 ,详细考辨评析了王维在安史乱中的具体表现问题 ,纠正两唐书本传中关于安禄山迎置王维的错误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