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小麦和露地小麦土壤温度随生育阶段推后均呈增加趋势 ,拔节之后增加最快 ;与露地小麦相比 ,地膜小麦增温最明显的阶段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 ,之后增温减慢。不同日测定时间土温动态变化不同。不同天气状况的增温效果...
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的百分含量在开花后4~12天急剧增加;然后又迅速下降直到成熟。以籽粒为单位表示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16~32天处于较高水平。丙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是游离氨基酸库的主要组分,脯氨酸在开花后...
本文综述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节水、增产的机理 ,指出地膜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三个常规小麦陕160、陕229、西农1376和三个杂种小麦95F10、95F9302、95F9303在75万·hm-2~225万·hm2三个密度水平的裂区试验,研究了密度对不同小麦产量的...
小麦籽粒发育初期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12~16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24d以后又缓慢增加至成熟;在整个过程中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谷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不断增加;籽粒发...
杂种小麦生育规律的研究 Ⅰ开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对产量... CNKI文献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杂种与常规品种开花后顶三叶、鞘、茎节间干物质变化过程的结果表明,杂种小麦营养体内光合产物的生产量具有优势,单茎增长量较常规品种多22%,但由于输往穗子的光合产物比常规品种少10%,因而杂种产量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