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系统的历史形态有其相应的数据基础,微数据对应古代科学,小数据对应简单性科学,大数据对应复杂性科学。在哲学上,大数据兴起引致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改变。在科学上,大数据兴起将推动复杂性科学的发...
系统思维反对笼统地谈论整体,认定具有涌现性的事物才是系统。涌现并不神秘,它来自系统组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事物进行组织的产物。涌现带来的不是物质能量的增减,而是信息的创生与消除。系统思维就...
本文扼要讨论了5个问题:(1)emergence的汉语命名;(2)消除有关涌现的两个误解;(3)涌现的分类;(4)涌现与层次的关系;(5)涌现与环境的关系。
智慧是人将成体系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思维系统的整体涌现性,一种在动态中呈现着的思维质性。智慧大体分为三个档次,即低度智慧、小成智慧和大成智慧。智慧不仅与知识有关,还与道德密切相关,大成智慧更要放在...
对复杂性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历史回顾 ,现状概述 ,学派评介 ,几点认识 ,哲学回响。讨论了复杂性研究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重点强调复杂性研究要求的方法论变革 ,呼吁哲学界对这一科学文化思潮作出必要的回应。
系统思维是复杂性研究需要的思维方式 ,非线性思维是系统思维的主导部分。本文从两个层面相互对照地界定了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 ,重点考察了两可图识别和灵感思维的非线性机制 ,并指出不可全盘否定线性思维
阐述了四个有关系统思维的命题 :系统思维不等于整体思维 ,系统思维并不拒斥分析思维 ,在整体观照下分析系统 ,在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之间架设桥梁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考察复杂性的定义和来源问题,试图阐明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划分有其客观性依据,不能全部归结为主观认识的原因,从而阐明复杂性科学具有客观的研究对象,复杂性研究应遵循“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复杂性进行了探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对复杂的社会系统各方面进行矛盾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调整关系和布局,调动一切积极...
通过考察系统思维兴起的时代背景 ,阐明它是复杂性研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然后从两个层面界定了系统思维 ,并简要地讨论了如何掌握系统思维。
通过对整体思维与片断思维的比较分析 ,说明系统思维的第一要义是整体观念 ,讨论了如何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
考察了倡导系统思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讨论了如何准确界定对象系统
本文主要就欧洲的普利高津学派、美国的圣塔菲学派和中国钱学森学派的复杂性研究分别作了评价,既谈成就,也谈困惑,进而引出几点关于复杂性研究的全局性看法。
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续、运行、发展的,欲充分认识和有效驾驭系统,必须跳出系统看系统,考察它的环境,了解系统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培养环境意识,重视环境分析,是系统思维的题中应用之义。
晚年钱学森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巨大的贡献,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做出全面的历史性评价,其评价可归纳为五个逻辑判断。即①"国宝说";②"最大优势说";③丢掉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完蛋了;④"贡献...
指明了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基本定性特征:创新意识成为民族文化的基本成分,形成国家创新意志,国家体制能够自动促进创新;接着从国情、历史、文化和全球化趋势多方面考察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论证了...
仔细分析了要素、结构、系统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论述了要素分析和结构分析在系统思维中的意义 ,阐明了要素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在科学的和隐喻的意义上讨论了四个问题 :分形在整个复杂性研究中的地位 ,分形复杂在哪里 ?从分形看系统的时空复杂性 ,分形与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关系
本文分别从开放论、涌现论、非线性论、自组织论和他组织论等五个方面考察中医,指出中医在医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上跟复杂性科学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从而揭示中医具有还原论看不到的科学性,进而讨论了中医复兴和复杂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