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
近人考辨《列子》真伪,无论主真派抑或主伪派,所用方法不外三种:一是文献比勘对读法,二是文化背景考察法,三是《列子书录》证误法。然而,同样的方法与同样的材料,所得结论却截然相反,致使考辨陷入僵局。本文采取客观实...
从鉴古思潮看《国语》之编纂目的及其叙述方式——兼论《国... CNKI文献
《国语》与《左传》之关系,前人之说纷纭。就先秦史官文化的发展趋势而论,《国语》是先秦鉴古思潮的产物,其编纂目的是搜缀既往,鉴于当时,或戒于将来。《左传》是依经作传的解经之作,产生于历史反思的学术潮流,担负着...
后稷生而见弃,实因“初生如羊赤而毛”之奇表异相。(一)由“先生如达”之比喻想而见:“达”乃“■”字之借,“■”训“羊子”。(二)由“弃”字之造字本意求而知:“弃”之字,意为抛弃体貌道理违常之初生儿。(...
在感觉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位”的规定性,并据以“离坚白,别同异”,是公孙龙哲学的基本观点。与之相应,“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则是根据“位”的规定性,对事物进行“不过”“不旷”的指称。即用现有之“名”按“...
近年来,国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不仅加大了经济投入,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学术研究,鼓励学术创新。因此,最近十几年时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厚重学术成果,产...
“天弢”與“天刑”——生命的社會屬性與莊子的生存焦慮 CNKI文献
人生在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周圍的人與事形成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這是無須證明的事實。這種複雜的人生關係,在孔子及儒家那裏,被稱爲人之"大倫"。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春秋》是孔子以鲁史为基础修订而成的,既是“史”也是“经”,寄寓着孔子的“正名”理想。《春秋》的“道名分”,一方面表现在严格区分诸侯的爵号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记载同一事物因名位不同而有用语上的差异上。而...
上庄子的表达焦虑应该说,任何思想家皆知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并不存在丝毫的犹豫与疑虑。甚至无论何人,只要有某种思想或观念想表达,又有让他人知解或接受的愿望,都会采取或说或写的方式传达出来。然而,在庄子那里,问题...
关键词: 生死观
下载(36)| 被引(0)
《大雅·生民》一诗,据《毛序》乃周人克殷之后追尊其始祖而作,然其诗叙后稷孕诞情形,颇为奇特,且生而见弃,于常理有不可通者。后稷遭弃的原因,始终是困扰历代经学家的一大难题。自毛公述《传》,郑氏作《笺》,直至...
程水金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9-08-01 国际会议
睿智的理性与狡黠的良知——《左传》对天人关系的文化反思 CNKI文献
天人关系,也是《左传》历史反思的重大文化主题。所谓天人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鬼神与人事的关系;二是卜筮与人事的关系;三是灾异与人事的关系。天人关系确立的前提,是承认天神人鬼的存在。这是殷商以来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