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 CNKI文献
新时代的中国正积极有为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为此中国有必要适时提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应然模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行稳致远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动...
2011-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 CNKI文献
华夏传播研究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2011-2016)在传播研究主体性思潮的推动下,在华夏传播断代史、华夏传播媒介、华夏传播概念、华夏传播理论建构、民族文化传播学、诸子传播思想等研究方向上都有相当...
礼和乐作为华夏文明传播的两种符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礼和乐地位是等同的,它们需要相互协调,合作运转。礼要有乐配合,乐要有礼引导,二者在协同运作中准确而有效地传递着"仁义"等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
华夏传播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肇始,90年代兴盛一时,此后发展平淡,而至21世纪初渐有勃兴之势。文本首先力求充分把握这一领域前沿热点的研究成就,并归纳出其显著特征,进而从反思"传播学本土化研究"问题入手...
华夏舆论传播研究是针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舆论传播活动、现象的研究。在长期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古代之舆论一度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并在后期集权政治的制度运作中逐渐调整为以上层建筑"舆论监督"为主导的...
"风草论"是中国学者对传播理论本土化的一大尝试。我们力求结合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背景,阐发"风吹草偃"这一中国特色观念的传播理论意蕴。"风草论"主要内含三个层面的传播观念:注重传播...
儒家的"慎独"是一种内省的内向传播活动,其本质是通过符号化圣人形象为客我,进而与当下的主我进行自我互动,力争实现由凡入圣的心灵升华过程。在此过程中,儒家巧妙运用了视觉修辞,设置了"观看"的...
以往学界对于媒介环境学派的评判大多持有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范式,而本文试图从早期媒介环境学派的文献及其评论入手,探讨媒介环境学派是如何被塑造为一种技术决定论式的理论范式。其实,虽然早期媒介环境学...
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学界热议的关键词,如何理解"中国"的内涵,成为中国崛起迫切需要理解和传播的问题。传播学界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呢?一个可行的方案便是将"中国"阐释为一种传播观...
对于我国文化话语权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试图从话语内容、言说主体及传播渠道三个层面探讨文化话语权的提升之道。在话语内容层面,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建构起具有本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华夏传播研究开始兴起,也有了相当进展。在当前反思传播主体性的思潮下,深入剖析中西传播理论的差异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认为西方传播理论重科学精神与方法,具有"理剖万物"的特质,其经...
公共传播是现代性社会语境之产物,华夏公共传播则参照现代公共传播概念之内涵,基于华夏文化共同体这一根基,对古代中国公共生活进行历史考察。华夏公共传播活动镶嵌在古代社会的制度设计、文化现象和政治经济互动之中...
说服的艺术:华夏“察言观色”论的意蕴、技巧与伦理 CNKI文献
"察言观色"是中国传统"家天下"文化背景养成的说服传播技巧。在梳理"察言观色"词源学与哲学意蕴及其历史流变的同时,引入戈夫曼的社会情境理论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来加以阐释,从而论述了...
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问题意识与方... CNKI文献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国家形象的关键一招,因此,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自然成为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实践的核心问题意识和根本方法自觉。研究表明:"中国"这个观念本身是中华文明自...
慎独是成己的根本路径,而成己才能成人、成物。先秦的《荀子》《五行》《礼记·礼器》《大学》《中庸》中的"慎独"观念尽管有"诚意""慎心""慎德""中和"等取向...
老子的自我观蕴藏着独特的内向传播智慧,主要体现在要求自我确立起"惟道是从"的主体意识,进而以"道"的符号象征意义为媒介来引导自我省思,不断消除世俗价值观的污染,最终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波兹曼的媒介发展史观探究了口语、书写文字、印刷文字、电报和摄影术、电视、互联网等主要媒介技术及其演进过程中带来的社会话语变迁。他认为不同时代的媒介技术是各自时代的主导隐喻,并区分定义了各个时代本身。新...
谢清果 赵晟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年02期 期刊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华夏文明也被冠以"礼乐文明"之称。"相须以为用"的礼与乐,经历原始氏族社会到夏商周三代的不断结合、发展、演进,逐渐形成中华礼乐文化的基本形态。在"礼"文...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有必要对如何优化人类文明交往规则提出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支撑。文章认为,中国儒家的"四勿"说与"内圣外王"思想,包含了和谐...
传媒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桥梁。由于当前两岸关系既共处于和平发展的同一开放系统,又受彼此相对独立子系统的制约,两岸关系视域下的传媒角色因而呈现出复杂面向:其一,它作为"信息",表现出"建构真实&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