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伦理的政策转向意味着将伦理融入技术政策动态进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并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转化为具体的伦理实践,以使技术发展符合伦理价值、满足社会需求。21世纪初,在欧盟兴起的负责任创新模...
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与思维模式,但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例如拉大贫富差距、污染生态环境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可...
闫坤如 马少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人工智能 / 风险 / 伦理 / 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
下载(2694)| 被引(20)
人工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也存在着潜在的道德风险。人工智能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风险、产品安全风险,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新...
人工智能机器是否具有道德以及是否构成道德主体引发学者思考,这涉及到对于道德主体的界定、对道德主体标准的思考,更涉及到对于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区别的反思,我们在对道德主体标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嵌入的人工道德主...
人工智能设计是为了满足设计主体的目的而设计出智能机器。人工智能设计体现设计者的意愿,关注设计的目的、行为以及人工物的功能。与其他技术人工物不同,智能机器具有智能属性及自身推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设计人工智能...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和物的异化来阐释劳动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危机,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以及人类交往的异化形态。文章尝试从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所引发的风险与责任问题倍受学界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人工智能设计有较大关联。从理论上来讲,人工智能设计应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具有道德行动者地位和"道德嵌入"的合理性等问题。...
大数据正在引起人类社会结构变化,改变人类思维模式。数据共享有利于避免数据孤岛,但数据共享过程中引发了大数据的共享-隐私悖论,表现在社会数据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的悖论、隐私态度与隐私行为的悖论以及共享意向与共...
闫坤如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数据 / 共享 / 隐私 / 大数据共享-隐私悖论
下载(569)| 被引(0)
机器人伦理学到底是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外国学者看来,机器人伦理学与机器伦理学虽然有联系,但还是有不同研究范畴。机器人伦理学是关于人类如何设计、处置、对待机器人的伦理学...
科技导致的主体性异化是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根源,也是阻碍主体获得解放和超越的现实藩篱。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的当下,全面分析探讨导致技术主体异化的各种因素,追溯技术主体性异化的理论源头,变...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生活,推动人类进步。人工智能学者从认知科学、心灵哲学以及控制论等不同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但对于人工智能哲学根源的追溯与厘清较少。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论思想、亚里士多...
人工智能想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过程,但因为机器不具有意向性,机器只能识别语法、不能识别语义以及理解形式化难题导致机器并不能真正具有人类的理解能力。理解必须基于对于语义的把握,必须揭示事物之间潜藏的因果...
随着人工智能日渐融入人类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学者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风险问题。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引发隐私泄露风险、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的风险以及带来新的社会...
人工智能设计是为了满足设计主体的目的而制造人工物的过程,设计是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设计体现设计者的意愿,设计关注设计的目的、行为以及人工物的功能。与其他技术人工物不同,智能机器具有自身推理能力与自动...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在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与自由的同时,又深陷被智能造物支配与控制的危机中,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智能机器削弱和占有,客体化危机严重,主体间的关系也日益疏离化、数字化和物化,人的尊严和自...
大数据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由于人们容易产生主观认知偏差、缺乏客观数据有效性以及错把数据相关当成因果相关等,导致统计陷阱的出现。我们应该在避免主观...
技术风险是技术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利于主体的后果和发生概率的函数,技术风险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的研究基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呈现出几个独特的研究特色。通过对技术风险研究的历史嬗变过程的分析,可以预见学界...
技术介入主体及其伦理规约探析——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例 CNKI文献
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中介和工具,而技术是非价值中立的,它负载着人类价值;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不是依附人类的工具。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呈现技术介入人体、技术与人一体化...
技术哲学源于对技术的批判性反思,属于技术哲学的规范性研究。荷兰的克罗斯提出关注技术人工物以及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被称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这是技术哲学的描述性研究。技术哲学描述性研究遇到了技术哲学的...
工程风险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不同工程主体对同一工程风险的感知具有差异性,且工程主体的风险感知具有变动性。工程主体因风险性质、风险熟悉程度和风险灾难性程度、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控性等风险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