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 CNKI文献
《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
自由观念的中国面孔——论陈寅恪、吴昌硕对陶渊明的思想认... CNKI文献
远在"五四"新文化启蒙之前,中国面孔的自由观念早在儒生—知识者群落流播甚久。若以1919年"五四"为时间下限,则从陶潜(369~427)算起,它已流传近1500年;从苏轼(1013~1101)算起,它已流传900年;从龚...
“隐逸诗”辨:从田园到山水——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为人... CNKI文献
"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
完整呈现克罗齐美学实绩及其演化的标志性专著至少有二:1901年版《美学原理》与1912年版《美学纲要》。然朱光潜自青年至晚年,大体是以1901年版《美学原理》为参照,来述评对象的。这就未免以偏概全。本文旨在通过对克...
从《人境庐诗草》到《静庵诗稿》——对钱钟书《谈艺录》的... CNKI文献
学术史意义上的"照着说"与"接着说",是期待后学在领悟先哲在给定论域所达到的高度(峰值)之同时,不妨追问其相应的限度(边界)。这落到《谈艺录》对黄遵宪与王国维的诗学抑扬一案,也就呈示钱钟书的...
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心史复调——论郭小川1957年三首叙事... CNKI文献
研读郭小川1957年的三首叙事长诗,品味其内心的价值复调,实是"革命组织伦理"与"个体人性伦理"的深邃纠结。这既是诗人的生命体验,也是整整一代左翼知识者的共同心灵历程。"个体人性伦理&quo...
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以刘熙载《艺概》研究为探讨平... CNKI文献
以刘熙载《艺概》的当今研究为平台,来探讨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有两个意图:一是谨防谈古籍的现代解释伦理时空对空,不接地气,酷似无靶漫射;二是确实想为包括《艺概》在内的古籍今释觅一新路,以举一反三。假如&quo...
论朱光潜的“出世”与“入世”——兼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 CNKI文献
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颇多变奏,但始终围绕"出世"、"入世"这个根基性命题展开。本文从理解朱光潜"出世"、"入世"概念的内涵入手,深入辨析各时期的相关著述,从而揭示:朱...
“横以孤”:王元化与龚自珍——兼论王元化在“思想解放”前... CNKI文献
王元化在《龚自珍思想笔谈》(1977)的论述结构中,把"横以孤"看做理解龚自珍人格之枢机,"横以孤"大意是指在自己的时代处境孤立。在王元化看来,这正是龚自珍在士气衰颓的近代史前夜,通过其生平行事...
日丹诺夫与朱光潜美学——重读《西方美学史》的一个角度 CNKI文献
虽然朱光潜著述中几乎没有提及"日丹诺夫"这个名字,但日丹诺夫主义与朱光潜的关系是考察1949年后朱光潜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两者关系的历程宛如一出多幕剧,朱光潜首先用日丹诺夫主义来自我批判,然后...
《缶庐别存》与梅石写意的人文性——兼论吴昌硕的“道艺”... CNKI文献
题画诗历来是中国画的有机构成。吴昌硕题画诗《缶庐别存》(结集)与其画境的"互文性",要比坊间所想象的更有机且幽邃。所以,若不潜心体味其题画诗,不仅无计领悟其"道艺"气象(清末民初的"第一...
钱锺书“学人信仰”构建的诗性见证——对《槐聚诗存》作另... CNKI文献
纵然陈寅恪、钱锺书性格迥异,在演示其"学人信仰"时也有苍郁与幽峭之别,但就其"学人信仰"之构建而言,彼此间却出奇地"不约而同",即皆含有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论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以1948年为转折点 CNKI文献
本文以20世纪中国历史为背景,将朱光潜不同时期有关克罗齐的著述与克罗齐经典美学、哲学著作进行比较分析,分为几个阶段,即1927—1935年学术崇敬与不完整吸纳,到1936年方法论质疑,再到1948年与克罗齐唯心哲学告别、并...
从反映论到“思维乌托邦”——文学研究方法论探索答问 CNKI文献
"走出反映论"始于1982年春张蕴艳:"反映论"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艺学史研究绕不开的方法论(核心)问题之一。近年你就反映论写了多篇论文,如《反映论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中国文论学科的方法...
"文献-发生学"不仅要求采用编年史、地毯式的文献细读法从文献学层面去考察对象"写了什么"及"怎么写",还需自觉持续地沉潜到发生学水平去追问对象"为何这么写"的肌理缘由,进...
反映论与王元化:从《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到《文心雕龙... CNKI文献
把反映论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法或思维准则,这是纵贯王元化学术后半生的重要现象。从1962年初撰《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把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硬拗成"唯心告退,而唯物方滋"始,到1979...
关键词: 反映论 / 王元化 / 《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 / 《文心雕龙讲疏》
下载(388)| 被引(4)
说钱锺书是“思想家”为何这样难——以《管锥编》为例 CNKI文献
说钱锺书是百年中国最具博识的大学问家,学界恐无争议。说钱是当代思想史绕不过的重镇,海内外怕臧否不一。所以有此分歧,原因大概有两:除了因浅阅读导致对钱的"思想"何谓不知所云外,还有就是有些成见在阻挠...
“剑桥版”周作人研究与“学案的胜利”——论苏文渝《周作... CNKI文献
一十年磨一剑。一个英国人,为了把周作人学案做成有深意的思想史案,不吝十度春秋,这理应赢得中国学界的关注及敬重。她的英文名字叫Susan(音译苏珊),中文叫苏文渝。1989年当苏珊始将周作人学案做学位论文时,她是在芝加...
通过比较王元化在第一次"反思"前后"鲁迅观"的微妙差别,呈示青年元化当年的心灵真实:1940年前,青年元化用阶级论暨"日丹诺夫主义"将鲁迅和尼采决绝地分开,把鲁迅想象成"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