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2月蒋介石发起了旨在通过改良民众日常行为而复兴"固有道德"的新生活运动,在汪精卫的影响下,蒋使用道德教化的方式督促民众遵守新生活规范,但他仍然把新运与政府工作整合在一起,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尤...
本文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1934年到1936年江西省地方政府在新生活运动期间,对南昌近郊西山万寿宫朝香活动及其周边农村的改造,观察新生活运动如何从城市推广到农村,以及该运动在实际操作中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协调。这...
蒋介石在设计新生活运动时常常以"外国"作为中国应该仿效的对象。本文分梳蒋介石在外国的经历及其在新生活运动中关于"外国"的言论,指出蒋介石对外国的直接经验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日本,他主要通...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政权建设——史学界对1932-1937年民国政... CNKI文献
1932年1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开始合作,分任国家军事和行政最高首脑,由此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是南京国民政府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其基调是中央政府统治能力的加强和统治范围的扩大。本文综...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介石有分歧。与蒋介石依赖国家机器推行新运、提倡生活...
寻找理想的中央—地方关系——蒋介石与晋绥地方实力派的博... CNKI文献
1930年代初,蒋介石面临的不仅是日本在东北、华北的侵略和苏区在内地的扩张,还有各地方实力派对中央政府的不断挑战,如何妥善界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以和平手段安抚地方实力派,也是当时蒋介石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以阎...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为了处理各类城市环境污染,借用普通法传统中的"妨害"概念制订了《妨害消除法》,以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工部局在管理上海租界时,借鉴了英国的《妨害消除法》修订《土地章程》及其附律,并...
民国史研究的再出发——“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回顾与未来走向... CNKI文献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民国史研究欣欣向荣,成果丰硕。海外近代中国文献的大量公布,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开放的《蒋介石日记》等,再度引发对民国史的研究热潮。社会上也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民国热"...
“文化编码”之间的冲突、妥协与混杂:晚清上海租界的爆竹 CNKI文献
晚清上海华洋杂居,西人居民将爆竹声视为需要遏制的噪音妨碍,工部局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限制华人燃放爆竹,华人居民则以种种方式在租界设定的新规中尽量延续旧日风俗。然而,华洋的文化差异也并非不可逾越。华人精英用自...
前言王笛1956年在四川成都出生。成都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富饶的平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王笛在这里长大成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在成都附近的农村插队务农,对这片土地和生活于这片土地上...
感谢弗兰岑(Martina Franzen)博士的介绍。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对如此考验我能力的听众演讲。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客套了,而是直接进入话题。很抱歉我没用德语来讲,因为我德语欠佳。今晚,我将谈的观点是,不同规模和时间尺...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CNKI文献
近年来,海外用新文化史方法研究民国政治史的代表性英文专著有《唤醒中国》、《塑造共和国民》、《公民之辩》与《迷信体制》,展示出新文化史所提供的与传统政治史互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新文化史重视核心概念和文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