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内涵的近代衍化——文化交流向度的语词考察 CNKI文献
晚清通行的"艺术"概念指的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沿袭了古代"埶術"一词的技艺内涵。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把中国传统的艺术内涵叠加在日本的艺术门类上,从而把方术和艺术并置为"美术...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 CNKI文献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
从“以文存园”到“纸上造园”——明清园林的特殊文学形态 CNKI文献
文章讨论明清士人如何把园林书写作为延续园林物质性存在的手段,继而以文章高下评定园林优劣,最终发展出向壁虚构的"纸上造园"。文学写作不仅克服了贯穿于历代园林诗文的关于园林速朽的焦虑和紧张,还冲击了...
本文从备物致用、制器尚象、器以藏礼三方面,考察中国古代器物造型的基本理念。通过文献与实物的多重结合,揭示对传统艺术造型的考察一定要结合思想观念的分析,要放回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大体系当中去。抛开功用,传达不...
雅俗与正变之间的“艺术”范畴——中国古典学术体系中的术... CNKI文献
"艺术"在中国古代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绝无仅有地横跨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是连接雅与俗、正与变的中间学术范畴。作为"蓺"的传统和"術"的传统的并称,史志列传中的广义"艺术&q...
竹在中国古典园林里有着各种形态的充分运用,"无竹不成园"的事实使之远远超出了一般观赏性植物的定位,需要我们从更深的文化意蕴上加以解析。尽管以往所言的"君子比德于竹"可以部分地解释人们对于...
“铸鼎象物”与“民知神奸”——关于九鼎图像的追踪 CNKI文献
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图像的分析,本文试图回答九鼎神性之所在。九鼎成为诸侯争夺的重器,是因为它被视为天命的表征。实际上,此效力与它"铸鼎象物"的模式密不可分,即通过铸象于鼎,"使民知神奸",进而&...
何谓“闲情”——园林审美及其书写中的“放情”与“防情” CNKI文献
中唐以降,园林书写中"以小为美"、"以简为尚"的特征取代了之前肯定奢华的倾向。对于繁华短暂和人生无常的在意,使忧患意识过多地渗入审美的当下。物与我的对立几成定式,收与放的紧张随处可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