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旅游区水陆交错带出现植被退化、砾石裸露导致景观观赏度降低的问题,以广西桂林市大圩古镇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区域,按照水陆交错带淹没程度将其划分不同淹没区,并在详细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各淹没区植被指标与土壤理化...
通过以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0个样地实地调查其草本层盖度、植被类型、河岸带宽度、坡度、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位置、人为干扰度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型式进行汇...
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叶性状对水淹胁迫的响应及经济谱分析 CNKI文献
以漓江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区,分两个条带分别量测了适生植物的5个叶性状指标: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比叶重(LMA)、单位质量叶片全氮含量(N_(mass))、单位质量叶片全磷含量(P_(mass))、单位质量叶片全钾含量(K_(mass...
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立地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CNKI文献
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是发掘河岸带生态退化等问题内在原因的重要途径。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缓坡、陡坡、江心洲、人工岸坡4种典型立地类型,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系生物量、比根长,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有机...
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灌木群落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CNKI文献
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一叶萩、细叶水团花、枫杨3种典型灌木群落,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以及根长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漓江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灌木植被恢复、主要灌木植...
不同干湿交替频率对土壤速效养分、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CNKI文献
为了探究不同干湿交替频率对速效养分、DOC的影响机理,选择北京褐土(表层0—10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控制实验法,控制其他变量,设计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干湿交替实验,在58d内设置了10d土壤培育期和48d试验期,其...
关键词: 干湿交替 / 频率 / 速效养分 / 水溶性有机碳(DOC)
下载(586)| 被引(21)
漓江河岸带不同水文环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 CNKI文献
基于漓江河岸带典型地段内砾石滩、草地、灌草地和疏林地等4类水文环境梯度上的土壤样品分析,探讨了漓江河岸带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等的变化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
河岸带植被结构与组成等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其稳定河岸、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以及旅游景观等重要功能。查明漓江河岸带主要植被配置类型及其各自退化表现、原因与恢复途径,是开展河岸带退化植被恢复的基础...
以广西桂林市潜经村漓江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区域,按照不同淹没程度将水陆交错带分为重度淹没带(T_1)、中度淹没带(T_2)、轻度淹没带(T_3),运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淹没带、不同尿素施肥量、不同价态阳离子对硝态氮...
河流中漂浮物的存在对水质以及船只的航行造成了严重威胁,而滨岸带植物对河流漂浮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拦截过滤作用。通过对漓江桂林-阳朔段沿线调查,筛选出漓江岸滩上拦截漂浮物较多的3种典型植被,选择典型样地进行实地...
黄土高寒区小流域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密度的分布特征 CNKI文献
为了明确土壤饱和导水率Ks和土壤密度ρs对小流域土层深度、坡向、坡位的响应,在黄土高寒区典型小流域选取退耕年限相同的林地采用网格法布设72个样点,按20 cm深度间隔挖取0~60 cm各土层原状土样,利用烘干法和定水头...
水陆交错带作为水生、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拦截水体污染物、保护河流水质等重要作用。根据立地划分原则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风景区实际情况,将漓江水陆交错带划分为6种立地类型:薄土层河滩地、中土层河...
漓江水陆交错带4种草本覆盖对地表径流氮素的消减作用 CNKI文献
【目的】研究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草本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素的消减作用,以期筛选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佳草本植物,为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漓江水陆交错带建立径流小区,设置狗牙根、...
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退化严重影响了其景观观赏度,作为世界著名旅游河流,近些年来,漓江植被退化问题备受关注,漓江植被恢复成为研究的重点。了解漓江植被退化机制是漓江植被恢复的关键所在,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从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因下垫面硬化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探求建设项目中雨水池容积计算方法。本文以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市1953—2012年降雨数据中选取降雨量最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