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它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深入探寻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整体利益价值观"是生态文学的思想之魂,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主要有反思批判...
"中国故事"从初始用来强调文学叙事的民族主体性到逐渐凝聚特定的思想内涵成为民族立场、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载体,它已经超越了单一概念、类型范畴,发展成为新世纪以来影响力颇为深广的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文化研究的兴起,城市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学在介入城市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想象和反映城市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文本性"。阅读和理解城市文...
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坚定...
丁琪 天津日报 2018-10-29 报纸
关键词: 文化自信 / 中华文化 /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531)| 被引(1)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以民族医学遗产为叙事场域,围绕一部蒙医药典的历史命运,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矛盾冲突等方面凸显了蒙古族的草原文明、人文智慧、伦理道德及审美观照,并从游牧文化、精神信...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聚焦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理,展现它"移动性"魅力与发展困扰相交织的文化特征。它不再简单沿袭把迁徙族群生存经验审美化的传统美学套路,而是表现出后游牧文化时代在多重维度、大文化...
社会主义文学区别于此前文学对"传统中国"、"现代中国"的审美建构,以地域性讲述推动了"革命中国"的想象。但它自身隐含着无法克服的叙事危机,一个隐形的"文化中国"与显性的&...
针对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激烈碰撞,蒙古族小说内部有回归传统与面向现代化的不同思想主张,前者思考了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失调问题,后者则表达了民族自我现代化诉求。二者在民族文化想象上都具有建构性特征。
新世纪市井小说是对城市底层生活的文学观照,经济理性价值观向市井社会的渗透及其与传统礼俗社会发生的碰撞冲突成为其叙事焦点。这种新的城市价值观包含着对抗传统束缚的活力因素,但其本位利益至上的原则也潜藏着巨大...
林希是当代津味文学代表性作家,他的《买办之家》《桃儿杏儿》《天津卫的金枝玉叶》《小的儿》《家贼》《醉月婶娘》等作品基于人物的姻亲关系、性格特征和命运结局等互文叙述,构成了具有谱系性的津门家族小说,以浓郁...
新家族小说与儒家文化认同——以林希小说为中心的考察 CNKI文献
新家族小说在文化认同上构成了对现代家族小说的某种解构,并以悲剧美学方式化解了当代儒学认同与现代化起点上儒学失势的逻辑冲突,从而对儒家的仁爱思想及伦理文化做出了新的审美评价。新家族小说是对当代儒学复兴思潮...
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作为蒙汉民族交流的一种想象方式 CNKI文献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继承了历史以及文学传统中"婚姻与民族"的隐喻象征意义,以跨族婚恋叙事表达民族混血和文化融合的祈愿;现实族群差异往往被作者处理成跨族婚恋的阻力,隐含着作者对族际互动的文化主体性和平...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文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叙事类型,在修辞系统、叙事结构和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具备了与以往蒙古族文学及其他民族文学相异的独特的叙事规律。蒙古族生存地域的广阔性以及新时期所...
“市民文学”与“市井文学”是文学批评领域广泛使用的类型文学概念,用来指称那些聚焦市民社会生活、关注市井人物命运变化且蕴含世俗文化趣味的文学形态。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学术界对二者的边界、分期和审美价值等方...
丁琪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0-14 报纸
津味小说的谐趣是包含了语言修辞、叙述、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作家人生观等各个层面综合展现出的幽默诙谐的艺术趣味。它是小说谐谑传统与天津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对津味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为津味小说...
豪门叙事与都市现代性的隐喻:《上海的金枝玉叶》与《天津卫... CNKI文献
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与林希的《天津卫的金枝玉叶》都运用了"城与人"相互指涉的文学构思模式,以都市豪门的命运沉浮讲述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南北两座城市共同的殖民历史以及创作者的地域文化自觉形成...
萧红所揭示的老东北黑土地的愚夫愚妇们异性隔膜、同性相惜的性别关系,远远超出了启蒙作家批判前现代的思考范畴,是真正立足于民间现实立场的一种睿智洞察和逼视;但她的性别主题始终是伴随着民族话语的一种隐形书写,无...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的跨国族叙事具有明显的族性特质,对跨国族人口流动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明确的道德情感评价,但是对"洋人"的塑造交织着矛盾性认识,这深刻呈现了民族作家在文化立场上的坚定与转型期文化心理结...
摩天轮在现代高度美学主宰下为景观消费主体建构了一套观看城市的情境和视觉关系,为消费者和城市景观的相互观看提供了一个视角、程序和技术保障。摩天轮景观蕴含着现代国家观念和视角,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观看的内容...
丁琪 都市文化研究(第13辑)——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身份与政治 2015-11-01 中国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