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尝试对地震进行预报,其中一些科学家尝试依据地震触发产生的前兆现象来捕捉地震。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地震前兆已达几十种之...
在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方式中,露天开采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据统计,仅在我国冶金矿山的开采中,约有80%以上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随之引发的矿山边坡滑坡危害便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在持续的开挖卸荷及外界扰...
高烈度地震区高填土方明洞抗震分析和减震措施研究 CNKI文献
由于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我国黄土地区地震灾害多发。高填土方明洞周围的地质情况复杂,地基承载力通常较弱,若遇强震,容易发生洞门墙的破损、倾斜、开裂以及洞身的轴向开裂等震害现象。一直以来对于高烈度地震区...
黄土台塬正在引起公众以及工程地质界的重视。这是因为引水灌溉工程、水电工程的扩建虽然提高了农业的基本产值,但也引起了较多的地质灾害,影响深远。本文以黑方台灌区塬边黄土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质环境、斜坡灾...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预测研究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分析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加卸载响应比理论自身及其在地震和滑坡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加...
库水位变化加卸载动力效应及其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影响规律... CNKI文献
三峡库区是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带,该区堆积层滑坡发育较多。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库水位从135m上升至175m,导致一部分滑坡部分或全部被库水淹没,库水位周期性的升降变化对滑坡体的渗流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威...
宁东矿区是国家批准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其核心是在6.0米以上特厚煤层开采工艺和国产化采煤成套设备的突破。宁东矿区羊场湾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煤层倾角8~15°,局部角度达20°,走向起伏角度8~...
堆积层滑坡位移矢量角与稳定性定量关系及其优化治理研究 CNKI文献
堆积层滑坡是指发生在第四系及近代松散堆积层的一类滑坡,它包括一切土层滑坡、山区各类堆积物滑坡以及由构造、卸荷、风化等次生作用形成的各类松散破碎岩土体的滑坡,它分布广、规模大、突发性强、且危害性严重。为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 CNKI文献
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著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
李瑞芬 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地震震级 / 地震台网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地磁台网
下载(89)| 被引(1)
黄腊石滑坡加卸载响应比与稳定系数定量关系及其优化排水治... CNKI文献
堆积层滑坡是指发生在第四系及近代松散堆积层的一类滑坡,它包括一切土层滑坡、山区各类堆积物滑坡以及由构造、卸荷、风化等次生作用形成的各类松散破碎岩土体的滑坡,它分布广、规模大、突发性强、且危害性严重。为此...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正确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以下研究,揭示地震孕育演化的物理机制,提高地震中短期预测水平。 1)改进发展加卸载响应比理论(Load Unload Response Ratio) ...
经过20年的研究,加卸载响应比有一系列进展,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1.预测效果较好经过不断的努力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预测效果越来越好。以2004年的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为例,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
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主要有下三方面①预测效果好2004年发生在中国大陆有资料地区的ML≥5级地震共17次,其中15次落入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于2003年底预测的区域内。②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包括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实验及统计...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LURR) / 地震预测 / 水库地震 / 矿山地震
下载(260)| 被引(12)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是一种前景很好的中期地震预测方法,通常在强烈地震发生前的数月至1~2年LURR出现高值,因而LURR可以作为强烈天然地震的前兆,用此方法曾经成功地预测过Northridge地震(1994年1月17日,M6.7,美国...
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与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相关的实验岩石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在此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大量实验以及数学模拟结果丰富了对岩石脆性破裂过程 ,特别是结构和介质非均匀条件下破裂...
地球物理研究所15年来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基础研究 CNKI文献
地震预测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 ,地震预测的实现只能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十五年来 ,在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 ,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围绕与地震预测的有关的科学问题 ,开展了多方面的基...
CH20001590 迈入新千年的大地测量学——第22届 IUGG 大会有关大地测量部分的技术总结/陈俊勇(国家测绘局)…∥测绘学报.—2000,29(2).—1~11系统介绍了1999年7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22届 IUGG 大会反映出来的大地测...
简要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过程,并着重对最近10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地震预报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主要分为:(1)大地震震源区地壳细结构和介质物性的探测研究;(2)地震和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的研制...
简要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过程,并着重对最近10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地震预报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主要分为:(1)大地震震源区地壳细结构和介质物性的探测研究;(2)地震和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的研制;(3)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