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学院 硕士 2022 I206 明清唐诗选本中李商隐诗歌接受研究 单芷君 赵耀锋 中国古代文学 明清之际,诗歌批评极为活跃,唐诗接受盛况空前。由明至清,李商隐诗歌研究经历了从长期被忽视冷落到备受关注一个...
单芷君 导师:赵耀锋 宁夏师范学院 2022-05-01 硕士论文
下载(21)| 被引(0)
明代殿试,皇帝从加强国家治理和强化皇权出发,会与殿试读卷官产生一定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政治较量或显或隐。由此产生了颇多皇帝随意更动一甲的传说,事实上这是皇帝在钦定环节审核读卷官的阅卷质量,维护其统治权力的表...
科举作弊与防惩措施是科举制度中更古不变的内容,并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发展而不断更新。探讨科举作弊与防惩措施,有益于深入了解朝鲜半岛科举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完善当代考试制度。本文以科举作弊及防惩举措为切入点...
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
明万历年间,竟陵派崛起于诗坛,由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与谭元春编选的《唐诗归》,是二人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竟陵派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关于钟惺与谭元春诗文及其诗学思想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唐诗...
钱谦益的一生起落不断,深受党争之害,围绕钱谦益展开的党派倾轧在崇祯一朝表现得尤为明显。瞿式耜作为钱谦益的门人,在崇祯朝与其同起同落,共同怀着重振东林的愿望,但又在复杂的局势中屡屡受挫。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起落...
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与谭元春的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中多有庄子思想的印记。钟、谭接受庄子思想是受晚明内忧外患及党争剧烈的政治格局、东林学派与蕺山学派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以及明代中后期庄学起兴等众多因素的...
以往对明末的党争研究,通常以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为主线。然而,这种研究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党争的全貌。概因当时除部分朝臣拥有明确和始终如一的立场外,还有不少朝臣并未刻板地拘泥于门户之见,而是因应形势变...
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曲领域的崇高地位,戏剧创作的巨大成功掩盖了他诗歌、散文的光芒。汤显祖诗文创作成就虽难以比肩戏曲,却也卓有所成,但目前...
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
沈一贯(1537-1615),字肩吾,号蛟门。其仕宦生涯达三十余年,对万历中后期政局产生一定影响。沈一贯起自平民阶层,其祖父辈皆未获得功名。沈一贯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出馆后在翰林院任职,但迟迟未进权力中心。万历十五...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诗歌、戏剧、词、散文各方面都有所成就,尤以“梅村体”跻身于古名家之间而毫无愧色。亲历明清鼎革而身仕两朝的人生经历让他愧悔自责,但是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内涵与深度。...
《明故奉议大夫山东按察司佥事原任户科给事中孙公墓志铭》... CNKI文献
1965年出土于陕西潼关的孙振基墓志详细地记载了明末官员孙振基的家世、生平履历及其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晚明社会的重要史料。该墓志中所记载的诸如蝗蝻的史料弥补了正史记载的不足,可以作为明代农业史研...
王象春(1578-1632)出身于明中期以来山左地区著名的世家大族——新城王氏。他是新城王氏家族第六代成员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人,也是明后期山左诗坛的巨擘。凭借突出的诗歌创作成就和“重开诗世界,一洗俗肝肠”的诗歌革新...
“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地区著名的文学群体,成员有陆圻、毛先舒、柴绍炳、张丹、沈谦、丁澎、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十人,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与陈子龙、吴伟...
科举对文学的影响复杂而多元。本文从科场案这样一个联结了政治与士人的维度出发,通过梳理万历科场案对晚明文学多途径、多层次的影响,展示了科举文化生态背景下晚明文学风貌形成过程中的一条脉络、一个侧面。本文主要...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通经、博史、善文的学术巨匠,其所编明文选本有三:《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本论文即立足于此三选本,从古典文献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综合研究了其编纂情况、版本信息及散文理论等问...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继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后的一种以考试为核心,以客观、公平为主要特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中式后的巨大名利诱惑,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不惜违规犯禁,采用各种舞弊手段非法获取功名。历代统治阶级为...
汤宾尹起家贫贱,世代以耕读为业,二十七岁即成为新晋榜眼,尤擅科举制义而才名远播,多次出版科举考试参考书目,被学林士子奉为科考圭臬。在明末党争中,汤宾尹因万历庚戍年“搜卷得元”科举舞弊案,在辛亥京察中被褫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