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双壳类是自寒武纪就开始出现,现今仍处辐射期的斧足类(无头类、瓣鳃类)软体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至南北两极的海洋、湖泊、江河水域,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越万米,从潮间带至万米深的深海沟,即使在热泉和冷泉地...
西藏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动物群及其地层意... CNKI文献
西藏羌塘盆地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富产四射珊瑚化石。本文系统描述了采自改则县冈玛错以南地区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化石8属15种(包括3个相似种,5个未定种),分别为:Arachnolasma aichiapinense Fan,Arachnolasma...
北澜沧江带二叠—三叠纪花岗岩类对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 CNKI文献
羌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北部,近年来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即羌塘地块不是原先认为的一个板块,而是由南北羌塘块体沿双湖-龙木错缝合带拼贴而成。然而,有关双湖-龙木错缝合带向东的延续问题以及南北羌塘地块的板块属性问...
王新雨 导师:王世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6-01 博士论文
关键词: 北澜沧江构造带 / 花岗岩类 / 锆石U-Pb测年 / Sr-Nd-Hf同位素
下载(455)| 被引(6)
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 CNKI文献
羌北-昌都地块是青藏高原腹地面积较大、具有古老基底且古生代以来的沉积盖层发育相对齐全的稳定块体之一。确定出其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线、古特提斯洋演化以及古大陆重建等都具...
地壳对接消减带和叠接消减带与陆-陆碰撞造山和俯冲增生造山... CNKI文献
从地壳对接消减带与地壳叠接消减带的概念出发,讨论了板块构造岩浆旋回,俯冲增生造山和陆-陆碰撞造山分别对应于板块会聚构造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造山作用;讨论了俯冲增生造山的结构样式,主要由俯冲增生杂岩和岩浆弧构成...
关键词: 地壳叠接消减带与对接消减带 / 板块构造岩浆旋回 / 俯冲增生造山与陆-陆碰撞造山 / 中国大陆的拼合组装
下载(710)| 被引(14)
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 CNKI文献
保山—镇康地块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西南部,夹持在潞西—三台山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相接之间,是研究特提斯演化关键地区。该区也是我国著名的铅锌铜金矿集区,被列入国家整装勘查区。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的时空结...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传入中国,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应用于相关的地质工作中。在新一代地质志的研究中,以板块学说为主导,已经成为共识。从板块构造来认识,板块的组成包括其核心及边缘。其核心为克拉通,由稳...
云南拟步甲区系与地理分布特征(鞘翅目:拟步甲总科) CNKI文献
本研究在多年野外考察和对河北大学馆藏云南拟步甲标本的鉴定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云南省拟步甲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地理分布和区系起源等进行了讨论,取得如下初步成果: 一、种类多样性...
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青藏高原中北部;其北侧边界为金沙江缝合带,南侧边界为班公-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是在特提斯地质背景下经历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多期旋回演化历史的复合沉积盆地。羌塘中生代盆地发育于...
本文立足于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全面收集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数据,重新厘定青藏高原泥盆纪地层系统、建立大地构造相分类体系,强调采用将大地构造相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华南地区发育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是检验我国陆相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和建立陆相J/T界线划分的最有潜力地区之一。双壳类是这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中最丰富的大化石,地理和地质分布都非常广泛,对...
陆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上也得到良好的响应。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缺乏来自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将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性质和机制。东亚大陆...
北澜沧江带的性质——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吗? CNKI文献
藏东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是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借助前人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北澜沧江带两侧的基底岩系、古生代沉积建造、地层古生物、火山岩浆弧、变质岩、变质作用、高压变质带、吉塘岩群...
羌塘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中的含油气盆地,盆地性质及演化已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界线是地学界几十年持续的研究热点,羌塘地区是解决南北两大陆界线的关键地区。本文对羌北—昌都—思茅地层...
本文首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服务于古大陆、古地理重建的数据库,实现了活动古地理重建系统。以全球构造活动论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基于各种地质资料和数据,依据板块旋转运动的欧拉原理和数学方法,技术上实现了古大陆再造...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CNKI文献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笔者1987年首次提出,作为青藏高原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线,20年来一直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羌塘地区完成了1∶...
关键词: 青藏高原 / 羌塘 /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 / 缝合带
下载(1471)| 被引(246)
研究区位于南北向三江构造带与东西向羌塘构造带的衔接处,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包含金沙江、澜沧江、双湖-昌宁、班公湖-怒江4条古特提斯洋壳带及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多玛-安多4个微陆块的相...
甘肃省内具有北山、祁连山和西秦岭三个古生代碰撞型造山带,是中国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祁连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早古生代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VHMS)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而其北邻的龙首山则为中国元...
中央造山带早古生代地体构架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 CNKI文献
位于北中国板块群与南中国板块群之间的中央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一条十分醒目而又极其重要的巨型(长达5000km)构造带。中央造山带是经历了大致600Ma的活动历史,和泥盆纪、三叠纪的两次主要碰撞造山以及白垩纪以来的陆内造...
关键词: 中央造山带 / 始特提斯洋盆 / 早古生代多地体/岛弧群 / 多俯冲和多碰撞造山
下载(1329)| 被引(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