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已有研究特别是结合政府简政放权、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背景的前沿研究缺失。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社会走访、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与规范化路径进行反思,发掘制约...
语料库具有机读性、自然性和代表性三大基本特征。运用语料库语料及语料库分析方法可研究不同类型的话语,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了系统研究当代中国话语的特征,本文在探讨有关语料库建设中的一些...
在中西日文化互动间形成的汉字新语汇,其社会功能是巨大的,仅从学术文化层面而论,新术语的作用可简列如次:其一,塑模并规限近代诸学科的发展,使汉字文化赢得建立各学科知识网络的组结;其二,造就新文体,推动白话文运动...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催生了新兴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差异显著,变异程度很高。网络语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汉语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对自然语言的影响,并结...
本文以170个发生在医院门诊的医患交际的录音及转写资料为基础,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病人自我诊断这种交际现象。我们认为病人的自我诊断可以分为间接自我诊断和直接自我诊断;病人执行间接诊断和直接自我诊断...
企业介绍是指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前来参观访问的人时,现场介绍企业基本情况的独白体讲话。本文根据3小时共计25000字的企业介绍录音语料,尝试系统地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句法、语篇、话语以及交际功能...
张黎 丛永清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2008年00期 期刊
军语即军事术语,是规范化的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当前的军语研究在社会语言学、词汇学、术语学等理论框架内,对军语的概念内涵、语言特征、发生与发展、使用与理解、军语和全民用语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这...
台湾海峡两岸居民虽在历史文化和传统语言上一脉相承,但因几十年来的社会隔离,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导致海峡两岸在法律话语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拟就海峡两岸的法律话语进行比较研究,试图阐述同属汉语...
翁里 张雨蕉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2008年00期 期刊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在教育部、浙江大学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终于创刊出版了。所谓“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除了其他性质之外,主要是说它特别关注当代中国话语现象和问题,同时又力图构建...
编者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2008年00期 期刊
下载(1)| 被引(0)
从2008年起,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将定期出版《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这是全球第一份从语言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探索当代中华文化及其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学刊。主编由施旭教授担任。一、稿件一般使用中文或英文,作者...
下载(3)| 被引(0)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创刊之际,我愿意写几句话来支持这个新生事物。为什么要研究“话语”?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话语?为什么要研究“当代的”中国话语?简单地说,“话语”就是“实际生活中说的话和说话的活动”。话...
下载(34)| 被引(0)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言辞之用大矣!西方哲学之语言转向,亦得此理哉;当代热点之话语研究,亦由此出乎?当今学问,壁垒分明,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各执一途,何以贯之?曰:话语。盖各门学问皆以话语为用也。当今学术...
下载(6)| 被引(0)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文化转型时代。一方面,全球互联网、移动通讯使人与人之间的紧密沟通成为可能;转基因、干细胞、克隆等生物工程技术使生命可能通过人为的手段复制、改写和优选;而纳米技术使人类能够实现对微观...
下载(3)| 被引(0)
本文讨论东西方语言研究传统的异同。我们从汉语的特殊之处讲起,指出了汉语跟西方语言之间的主要区别。因为这种区别,传统的汉语研究偏重文章学,或称“篇章语法”,而不是西方的“句子语法”。第二点不同是:传统汉语研...
近年来,在亚洲传播学者的努力下,亚洲传播范式正在逐渐显现。因此,现在是亚洲传播学者的关键时期,应该通过自我检视而继续前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了亚洲传播研究的现在和未来:第一,在已有研究...
尽管西方的“话语分析”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卓有成效的新学科,且具备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传统未有的独特视角,然而不能、也不应该直接把它套用于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的现实。目前的学术情况是,国际话语研究...
施旭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2008年00期 期刊
先来谈谈尊严的问题。余秋雨先生在那散淡的行文中总有出几句带有经典性的话语,可以让人咀嚼回味一番。他说“好的东西不要普及”,比如书法不普及就能“让它保持在审美领域的尊严”。这个话是捧捧书法的,意思就是书法...
下载(2)| 被引(0)
是这样“保持书法在审美领域的尊严”吗?——读余秋雨访谈《... CNKI文献
我尽管是无名之辈,但却无心“咬嚼”余秋雨,或借批判大师、名人来炒作自我。可如果任由某些名人的不当言论肆意伤害书法文化肌体的话,又实在是不忍:那无异于书法人的自怯自践,无异于书法文化的自残,而绝非“保持书法在...
下载(2)| 被引(0)
全国每天有多少书法家在临池挥毫?有多少书法理论家在伏案疾书?有多少书法展览、研讨会、教学活动和拍卖活动在同时或次第进行?谁也无法精确统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每时每刻,全国都有或大或小的书法事件在发生,...
下载(3)| 被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