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头双层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CNKI文献
弹载伺服稳定平台主要用于隔离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扰动,不断根据导引头的测量信息,修正伺服天线框架角度和位置,始终保持天线的精确指向精度,因此在弹载设备上存在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弹上环境的特殊性,...
温亮
导师:关英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3-01
硕士论文
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框架控制系统研究 CNKI文献
为实现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研制适合我国的高性能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需求迫切。本文基于某惯性稳定平台原理样机,对框架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完成了三轴框架建模和干扰建模;提出...
曾德林
导师:肖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11-01
硕士论文
双轴稳定平台系统在重力仪上的应用研究 CNKI文献
基于光纤陀螺的双轴稳定平台系统采用全数字化回路控制,使双轴稳定平台响应速度加快,控制精度提高。通过对海浪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低频滤波网络,使重力仪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具备较高的测量...
裴纺霞
乔相伟
重力测量技术——2014年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
2014-09-01
中国会议
高精度陀螺测试转台建模及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CNKI文献
要获得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需要提高作为惯导系统关键组成部件的陀螺仪的精度,而提高陀螺仪测试转台的精度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陀螺仪精度唯一可行的途径,速率精度和速率平稳性是转台精度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针对...
张翔
导师:杨亚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7-01
硕士论文
TV制导火箭弹控制系统设计 CNKI文献
本文以某型火箭弹制导化改造为背景,采用电机滚转隔离、电视制导技术,研究了电视制导火箭弹控制系统的设计。
论文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对制导火箭弹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在控制
乔玫
导师:刘晓利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5-01
硕士论文
导引头伺服机构工作特性与先进测控方法研究 CNKI文献
导引头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部件,用来完成对目标的自动搜索、识别和跟踪。导引头伺服机构是实现视轴稳定和目标跟踪的执行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引头的制导精度。作为复杂的光、机电一体化装置,导引头伺服机构...
张文博
导师:范大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12-01
博士论文
陀螺稳定平台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CNKI文献
目前陀螺稳定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车载、舰载、机载、弹载等设备中,陀螺稳定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型化、数字化和集成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陀螺稳定平台数字化控制方法。...
周璇
导师:史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12-01
硕士论文
数字式自动驾驶仪设计 CNKI文献
本文以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为基础,研究、设计了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在课题研究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进行了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研究了俯仰、偏航和滚转三通道稳定回路的结构...
王徐州
导师:刘晓利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6-01
硕士论文
陀螺平台的稳定回路设计 CNKI文献
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航海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平台稳定回路是关系到导航精度的关键部分。传统的平台稳定回路采用经典PID控制规律和模拟电子系统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在控制精度...
冯子龙
导师:曾建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1-01
硕士论文
舰载武器稳定平台控制技术研究 CNKI文献
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舰载武器成为保护舰船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稳定平台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经典PID控制规律加模拟电子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平台稳定回路控制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
陈浩
导师:谈振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2-01
硕士论文
基于DSP的某型光电跟瞄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CNKI文献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伺服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组成特点,基于TMS320F2812提出了一种全数字稳定平台伺服系统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稳定回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
李亦君
孟卫华
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
2006-10-01
中国会议
平台稳定回路数字控制器的研究 CNKI文献
惯性导航系统具有隐蔽性好、自主性强、工作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等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军事和民用上有着极为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平台稳定回路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心脏,其精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导航精度。传统的平台~...
贾福利
导师:王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6-01
硕士论文
数字化平台稳定回路的分析与设计 CNKI文献
航海、航空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惯性导航系统,而其中的平台稳定回路是事关导航精度的关键部分,经典PID控制规律加模拟电子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平台稳定回路控制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本...
曹实实
导师:谈振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2-01
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