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睡梦中,我梦见了爸爸妈妈,我梦见他们在与我们一起观看国庆阅兵,与我们一起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醒来,泪水已经沾湿了枕巾。泪眼婆娑中,我仿佛看见爸爸在向我走来,跨越雪山草地、跨越枪林弹雨、跨越白色恐怖、...
深秋的北京,已经有了一丝寒意。11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二层东大厅内,却暖意融融、激情澎湃。$$ 70年前的11月9日,12架飞机犹如一只只飞向光明的银燕,从香港启德机场飞入了新中国的怀抱。当日,中国航空公司、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诞辰,谨以此文纪念为共和国建立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们,以及我亲爱的爸爸妈妈!"——罗援一封家书《中国老年》杂志的编辑让我谈谈我的家风,从什么地方谈起呢?我想起了爸爸给妈妈的...
"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党的情报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人周恩来曾这样要求情工人员。而阎又文的一生,就是这16字的真实写照。阎又文的一生有两重身份。新中国成立前,他表面身份是傅作义秘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
近日,我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的《寻找父亲—刘光典烈士的红色足迹》一书的出版座谈会。台湾厅是在我党隐蔽战线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指导下设立的。总理曾多次在这里接见台湾同胞,后来总理的骨灰也在这里暂栖。所...
关键词: 罗青长
下载(15)| 被引(0)
北京医院史怀璧1950年10月,我在中央劳动部由"监印"调任办公厅秘书,上班地点就在办公厅主任史怀璧的办公室内。不久,史主任要我为他写一申请给卫生部。要求能去北京医院诊治。史主任在1948年曾任晋中行署副...
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矗立着一个高高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周恩来的亲笔题写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石碑上还刻有记载烈士们殉难经过的碑文1955年1月新婚后,作为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中央...
兰州至重庆铁路的基本概况兰渝铁路始见于1919年2月孙中山先生所著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的中央铁路系统。孙中山称其为"中国铁路中最重要者",指出兰渝铁路"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quo...
古都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1949年2月22日,曾经是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踏上西柏坡这片土地那一刻,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他见到了毛泽东时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泽东说"你办了一件好事,人民是...
今年9月17日,是家父罗青长100周年诞辰,本想和常人一样写一些文字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但因为家父从事的是特殊工作,我们做子女的除了媒体上披露的一些情况之外,对父亲从事的工作确实知之甚少。但有一件事,使我...
关键词: 罗青长
下载(29)| 被引(0)
艰苦卓绝的隐蔽战线斗争造就了一大批无名英雄。他们有的大智大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深入虎穴,与敌周旋,获取情报;有的舍生取义,面对酷刑,视死如归;有的潜伏敌营,长期斗争,率部起义;有的忠诚可靠,周密安排,确保党...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任命项南为福建省委常务书记(主持省委全面工作,一年后任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特地请项南参加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邓颖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传记卷》4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10本,介绍了10位隐蔽战线的英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层领导,领导全局或某个系统、某个方面工作,包括周恩来、李克农、潘汉年、吴德...
吴江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8-05-28 报纸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中国14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举国上下无不欢声雷动。当人们正期待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之时,内战阴影却逐渐笼罩中华大地。我们全家陆续回到久别的南京,租住于湖北路翠琅村1号,与父亲的...
周恩来一生勤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即便是在同病魔作搏斗的最后时期,他仍坚持工作,苦撑危局,直到最后一刻。据统计,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共...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大会结束后,根据周恩来治丧委员会的安排,骨灰第二天才撤。他的骨灰要放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让他的最后一夜在"台湾"度过。用心良苦:"托、托、托、托"1975年9月4日,...
李克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人物,我有幸在他领导下工作过15年,亲聆他的教诲,所受教益终身难忘……委托罗青长讲情报课1947年中秋节前夕,我们延安中学刚从陕北辗转半年后东渡黄河,住在山西临县的郝家...
李克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也是这条战线的杰出代表。我有幸在他领导下工作过15年,亲聆他的教诲,得到他的关怀和培养,所受教益终身难忘。李克农虽然已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