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CNKI文献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仝小林院士基于在武汉定点医院、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观察并诊治的病例资料,将本次传染病的病名定为"寒湿疫",并就"寒湿疫"的提出...
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CNKI文献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不仅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国内生产生活也已逐步恢复正常。在疫情阻击战的"中国答卷"中,中医药全面、全程参与疫情防控成为此次抗疫的亮点...
中医学来源于劳动人民实践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千百年来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护佑了华夏儿女的健康。然而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疾病谱亦随之改变。基于循证的现代医学具备系...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传统中医学生态大系统与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系统分析方法产生碰撞与融合,孕育出一种"态靶因果"的中医学辨治模式。系统生物学将为揭示中医"态"的本...
[背景]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精准医学"是人类医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优势,但是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存在治疗上靶向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中医精准化的发展方向是在个体化辨治基础上对群...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也是现代医学创新的重要源泉。表型组学与中医学在整体观、个体化、治未病等理念上具有相通性,其发展不仅为揭开中医药奥秘提供了思路,更为中西医融合注入了不竭动力。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中医治疗突显其优势,笔者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分别"脾瘅肾病"和"消瘅肾病"。并指出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不同,脾瘅肾病是由郁、热、虚导致...
现代环境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对中医学提出了新挑战,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掘和完善,在现代医疗背景下仍对临床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结合临床体会探讨现代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及其临床应...
糖尿病是一个既"老"又"新"的疾病,说其"老"是因为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已有几千年,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说其"新",是因为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飙升,从1994年到2008...
强化临床中医师的科研能力是助力医者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需求。提炼科学问题是做好研究的前提,可从中西医的思维差异入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于空白处寻求突破;训练科...
表型组学是一门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的学科。识"态"和调"态"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思维和手段。中医学从临床表现到"态"归纳...
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外感风寒湿邪和脏腑功能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的概念,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祛邪外出是...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古代医学诊断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辨证论治并不是中医唯一的辨治方法,也无法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过度强调和追求辨证论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维的局限。完整的辨治...
从黄连治疗消渴病的功用着手,分析了《伤寒杂病论》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并分析了其根据消渴病发展的郁热虚损不同阶段的选方辨治要点。结合临床体会,介绍了黄连在实证和虚证阶段的运用、致泻与止泻、随证施...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占比18.7%。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明显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随之而来,老年人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超过1.8亿...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大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脑、下肢大血管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肾脏、神经组织及皮肤等的病变,是糖尿病的特...
1概述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已经确诊的DM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