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美国一架B-29战略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至今已整整60年了。原子弹的使用尽管迫使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并...
重离子引起的单粒子效应是威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加速器进行地面模拟是研究单粒子效应的重要手段 .概述了单粒子效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讨论了单粒子效应研究的基本方法 ,最后简要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
快重离子与凝聚态物质相互作用是核物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不断有新的现象发现。文章综述了快重离子电子能损效应研究的历史和概况,重点介绍了快重离子辐照引起的缺陷产生和退火、潜径迹的形成、塑性形变、相变等...
潜径迹是荷能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效应 ,可以借助化学蚀刻、电子显微镜、卢瑟福散射和其他方法所显现。通过研究依赖于离子能量和各种靶参数的径迹尺寸的变化可以获得关于微观机制的信息。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在...
核电发展的历史回顾核能发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二战"后的冷战时期.1951年,美国首先进行了核能发电的试验.但首先建成核电站的却是苏联.1954年6月27日苏联在莫斯科近郊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核电...
宇航器件的单粒子效应是威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加速器的地面模拟是研究单粒子效应的主要手段。从单粒子效应模拟研究对加速器的基本要求出发,论证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在单粒子效应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也逐渐兴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一种灵魂。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要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这几个...
开篇语: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但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于核电发展的争论.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侯老师关于核电基本知识的文章,系统介绍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基本...
描述了宇航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效应的危害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用重离于加速器进行地面模拟研究的概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室温下氦离子辐照Fe77Ni5B18等 10种非晶态合金的表面形貌。氦离子的能量为 4 0keV和 6 0keV ,总注量为 1.0× 10 18— 4 .0× 10 18He/cm2 。对于不同的注量和不同的材料 ,观察到了层...
经过曲折探索,1938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从此人类找到了释放核能的钥匙,开启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核电是清洁的绿色能源核电是清洁的能源,是一种几乎没有温室气体释放的低碳绿色能源.核电站不用化石燃料,...
在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发现裂变现象的曲折过程,并了解了裂变反应的产物.在所有这些产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中子,正是这些中子使得核能利用的基础——链式反应成为了可能.人们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子的数量来控制裂变的速率...
核能发电是利用原子核释放出来的能量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原子核的裂变反应.那么,什么是裂变反应?原子核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它又是怎么发现的?听我慢慢讲来.发现核裂变现象的曲折过程裂变现象的发现经过了一个曲...
太阳能发电需要有阳光,水电站发电需要有流动的水,火力电厂发电需要燃烧煤炭.核电站也一样,要发电也需要燃料,不过这个燃料不是煤炭或天然气,而是核燃料.核燃料是核电站的粮食,没有核燃料,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核燃料什...
潜径迹是电子能损在凝聚态物质中引起的重要效应之一。给出了一个关于引起潜径迹电子能损阈值、损伤截面以及径迹形貌的综合评述。
核电站的发电原理很简单,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只不过这个"锅炉"燃烧的并不是普通的煤,而是核燃料,在上期文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核反应堆,它是核电站中最核心的设备;本期文章将进一步介绍核电...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辐照终端与快重离子辐照效应研究 CNKI文献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辐照终端的基本概况,并就可能开展的研究项目提出了建议。
我国核电站型现状我国核电事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已有400多台核电机组,其中包含我国台湾的4台机组,而大陆还是空白.1991年我国核电才有了零的突破.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能缓慢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如同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一样,是核电站能量产生和交换的关键设备,也是和平利用核能的最主要的设施.可以说核反应堆的设计...
15.14 MeV/u ~(136)Xe离子引起的单粒子效应(英文) CNKI文献
研究了 1 5.1 4MeV/u136 Xe离子在不同批次的 3 2k× 8bits静态存储器中所引起的单粒子效应 .获得了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闭锁截面与入射角度的依赖关系 .将单粒子效应截面与灵敏区中沉积的能量相联系 ,而不是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