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熊猫的分布、栖息环境、数量变化和近30年国内外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作了报道。指出:①禁止砍伐森林、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立即将大熊猫分布比较集中地划为保护区,才有延缓大熊猫在野外灭绝...
本文用5只大熊猫卵巢作了连续切片观察,测量分析了卵泡、卵母细胞和透明带的生长发育与成熟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大熊猫卵泡及卵母细胞具哺乳类动物双相生长的共同特点,在生长过程中,仅有极少数优...
多数学者认为,大熊猫由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天敌,疾病,以及生殖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濒于绝种边缘。我们从野外获得10—15岁龄,正在发情的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研究,结合成都动物园人工繁殖大熊...
作者应用寡核苷酸基因LZF-I和F2ZGP96060801探针,对野生大熊猫粪便样品材料作DNA指纹图分析,确认大熊猫野生种群的个体数量和家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文章还介绍了在不同自然保护区、山系或行...
本文对大熊猫的原地保育和移地繁殖,以及研究进展作了扼要报导.原地保育的总趋势仍然是栖息环境和分布范围不断在缩小,数量不断减少.拟新建的14个自然保育区和17条走廊连接带有待实现,可延缓野外大熊猫的灭绝...
本文对一只正在发情和一只性成熟前期的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 1.4岁龄雌体卵巢表面有裂纹,与Davis.D.D.(1964)的描述一致。我们观察10—15岁龄雌体卵巢表面光滑。 2.发情期,左卵巢比右卵巢大,...
本文用11只大熊猫作了41次人工采精。其精液质量表明,在6—20岁的雄兽发情季节里,只要采精技术得当,均能采到可用作人工授精的精液。鲜精在0—4℃保存61小时,或冷冻精液超低温(-196℃)保存1—6年,解冻后在37℃培养90分...
关键词: 大熊猫(Giant / panda / Ailuropoda / melanoleuca)
下载(101)| 被引(18)
大能猫是四川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由于生育能力高度特化,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适应能力减退,数量日渐减少,分布范围缩小,濒于绝种边缘。本文根据成都动物园近30年工人饲养和繁殖大熊猫,特别对繁殖幼兽成活率高的成功经...
我国野麝家养,人工驯化、人工活体取香获得显著成效后,目前已成功地使家养林麝一年多次生香,大大提高了麝香的产量。有关麝香的形成,历来有许多神秘的记载和传说,如本草纲目记载“夏月食蛇虫多,至寒则香满”;近年来,有...
1987一1993年,我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先后有31只雌性受配108只次,产仔35胎,获幼仔45只。有16只雄性参加配种,其中7只能进行自然交配,9只没有自然交配能力。从3只雄性采出的良好精液,能使雌...
大熊猫等五种食肉动物血清蛋白和LDH同工酶盘电泳比较 CNKI文献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珍稀动物之一,近年来,兽类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包括生化方面的工作(潘文石等,1982;Sarich,1973),但与其他食肉哺乳动物相比研究较少,而此又为探讨其分类地位所需...
关键词: 大熊猫(Giant / panda / Ailuropoda / melanoleuca)
下载(82)| 被引(7)
本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及昆明动物园圈养繁殖的大熊猫14胎次、19只幼子、25只次参配雄兽个休的被毛、血液、精液、肝、甲醛固定组织细胞,以及粪、尿等样品,采用同位素...
本文通过对卷烟市场考察及对国家高额卷烟税的分析,认为高额卷烟税制的目的之一——有利于健康,无法达到,同时,高额卷烟税让烟民负担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有失公平。
大熊猫是冰川时期残存至今的古老、稀有的珍贵动物,有“活化石”之称。对大熊猫的研究除野外调查(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调查组,1974)、形态解剖(张鹤宇等,1959;冯文和等,1984)、人工饲养繁殖(北京动物园,1974;冯文和等...
关键词: 大熊猫(Giant / panda) / 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电泳(Polyacrylamide / gel
下载(33)| 被引(12)
本文对大熊猫的学术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在人工繁育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报导,并用人工繁育大熊猫以来的统计数据,预测了大熊猫在人工饲养繁殖下的发展,其总趋势是死亡率仍将大于繁育幼仔的成活率。作者强调,当务之急是大...
自从Tisclius和Kabat(1939)首先应用自由电泳,分析猪血清蛋白质,分成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以后,相继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Dcutsch和Goodloe(1945)分清蛋白成前清蛋白和清蛋白。Sandber...
自七十年代以来,曾作过多次大熊猫的数量调查,由于它栖息地的特殊条件,进行准确的数量统计相当困难,为寻找并摸索对大熊猫的数量调查方法及其可靠性程度,尽量以最短路线,一次就能得到接近实际数量的目的,四川省林业厅...
大熊猫的研究进展冯文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世界濒危“活化石”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将它的图案作为会旗和会徽,大熊猫成了全...
对身体瘦弱、无病,落水的大熊猫消化系统8种组织器官及1种消化液的LDH、酯酶及过氧化物酶等三种同工酶,进行了凝胶电泳分析,并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讨论了LDH同工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