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退缩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及机理研究 CNKI文献
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退缩地植物群落的演替.结果表明,1号冰川退缩地现代冰期冰碛物上共出现被子植物15科50种,以菊科、禾本科、石竹科和莎草科为主.植物群落演替可明显分为4个阶段,并且...
西部中国沙棘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CNKI文献
分析了西部中国沙棘(Hippophate rhamnoides sinensis)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沙棘叶片δ13C值在-30.40‰~-24.91‰之间变化,平均值约为-27.62‰,属于C3植物。随纬度和经度...
冻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特征,蕴藏着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各种形态和生态群的微生物,并且已存活了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它们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和适应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开展冻土微生物的研究将为微生物多样性的保...
以乌鲁木齐河源区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利用荧光显微计数技术、寡营养恢复培养技术等,研究了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理化参数和植被类型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与表土含水量、总C、总N和pH值...
青藏高原北部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环境意义 CNKI文献
测定了青藏高原北部13个地点101份草本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北部植物叶片δ13C值相对较高,并且在海拔4161m的西大滩仍有植物δ13C值落在C4植物区,说明青藏高原的地理...
对取自昆仑山垭口 2m钻孔的 2 1个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 ,并对其生长速度和耐药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中有微生物存在 ,其种类表现为临床少见 ;生长速度缓慢 ,冻土微生物的生长表现为...
本文是在大九湖盆地,沿盆地地表横剖面样线进行的表土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孢粉组合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植被状况,尤其是盆地中心的部位的样品。但在无松样点,松花粉以较大比例出现;大量箭竹丛下无箭竹花粉。同时,用...
比较了蒸馏水、自来水和祁连山"七一"冰川的冰川水的pH值、电导率.冰川水的电导率为2.31×10-2s·m-1,为自来水的1/2,与其pH值一样,介于蒸馏水和自来水之间.测定了冰川水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
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探... CNKI文献
文章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特征出发,系统分析了该区高速公路建设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保护高速公路带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微生物是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微生物的研究报道,文章对不同地点通过不同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周...
通过江汉平原钻孔的孢粉分析,并结合~(14)C测年,推测该区晚冰期以来植被发展经历了寒温性常绿针叶林→针叶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五个阶段。与其相应的气候变化过程是:冷湿...
低温微生物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具有生长能力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地球寒冷生境,如南北两极、高山、冰川、深海、土壤.低温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套与低温环境相适应的机制,并且在生...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性质与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CNKI文献
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土壤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退缩前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为104~105CFU.g-1,可培养细菌隶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
基于粗糙集与灰色理论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CNKI文献
争取绿洲向稳定、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本研究以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对象,将绿洲系统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自然灾害子系统,应用粗糙集与灰色理论,建立绿洲稳定性...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阿克苏河山前绿洲带气候、径流变化特征及... CNKI文献
利用1961-2000年气温、降水资料和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建站到2005年逐月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期以来阿克苏河山口到塔里木河汇合区的气候与径流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气候及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
通过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计算方法,将层析分析法应用到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为例,将此方法运用在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案比选问题中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
分别以核糖体DNA(nuclear ribosomal DNA, 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 ITS)和两条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 cpDNA)片段—trnL-trnF,rps16为分子标记,研究了20个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祁连山中段不同海拔的4种植物群落,即垫状植被(cushion plants,CP)、高寒草甸(alpine meadow,AM)、沼泽化草甸(swamp mead...
青藏高原土壤中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CNKI文献
对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的链霉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份土样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的链霉菌相似菌株151株,对其中43株进行了16S rDNA测序分析,41株菌株与已知链霉菌的相...
祁连山中部4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CNKI文献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生态过程,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7月采集了祁连山中段4种典型植被群落(垫状植被、高寒草甸、沼泽草甸和高寒灌丛)的表层土壤,分析了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采用I...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祁连山 / 土壤细菌群落 /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下载(831)| 被引(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