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美国 N C A R 区域气候模式 Reg C M2 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共设计了三组试验,即西北植被面积扩大试验( A) 、控制试验( B) 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 C) 。通过...
利用美国NCAR新版中尺度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模拟方法,模拟研究了沙漠绿洲的环流及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在没有西风气流背景的影响下,绿洲沙漠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结构是对称的。沙漠绿洲改变了原有沙...
使用美国NCAR 区域气候模式RegCM2 对1991 和1994 年我国华北夏季降水进行了气候模拟研究,以检验NCAR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预测能力。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华北夏季...
绿洲和沙漠下垫面状态对大气边界层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 CNKI文献
采用两维高分辩率边界层数值模式,并与一个包括植被和土壤层的生物一大气能量传输模式(BATS)耦合,模拟研究绿洲和沙漠下垫面状态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中的绿洲对大气产生“冷湿效应”,使之...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了夏季金塔绿洲小气候效应特征。绿洲的存在改变了沙漠地区原有的环流结构和湿度分布;绿洲边界层低,沙漠边界层较高,绿洲较低的边界层结构实...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方法,模拟研究了沙漠绿洲的环流及边界层特征,并且与无绿洲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沙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周围的沙漠地区存在...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5非静力平衡模式,通过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设计理想化的圆形盆地地形和绿洲,模拟研究了盆地绿洲环流及边界层特征。发现盆地感热随地形高度而变化,潜热随地形高度没有变化,仅与下垫面特征有关...
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在磷不同浓度下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 CNKI文献
在采用土- 砂联合培养和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形成不同厚度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试验的植株上, 将植株转移到磷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中, 研究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 特...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了甘肃河西走廊金塔绿洲风场与温湿场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绿洲的存在,绿洲沙漠系统产生的次级环流对局地环流有一定影响;平流作用将沙漠中的...
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区域海 -气耦合模式。模式采用同步耦合 ,海洋模式将海表温度提供给大气模式 ,大气模式为海洋模式提供太阳短波辐射、感热...
重视土壤、水和肥料资源利用与保护新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可持... CNKI文献
土壤、水和肥料是进行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 土壤、水和肥料资源利用与保护新技术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中土壤、水和肥料资源利用、保护现状基础上, 讨论了土壤、水和肥料资源利用...
1993~1995年在缺钾土壤上进行田间微区和小区试验,筛选耐低钾小麦品种并研究其吸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缺钾土壤上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耐低钾力和品种适应性及分级指标进行评定,在微区试验的45份供...
夏季河西地区绿洲—沙漠环境相互作用热力过程的初步分析 CNKI文献
从绿洲和沙漠地面能量平衡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出发,得到了表达绿洲稳定度和绿洲环流的表达式,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的最主要原因是绿洲地表明显的蒸发。绿洲上大气稳定度的增加对于维持绿洲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5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通过设计理想的地形和山地绿洲,模拟研究了山地绿洲环流及边界层特征。山地绿洲的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周围沙漠差异较大,对形成沙漠绿洲环流有明...
采用连续浸提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锰主要以残渣态和易还原态存在。分别占全锰的18.46~81.36%和4.28~63.34%;水旱轮作及冬水田土壤各级形态一般都低于相应旱地土壤,其中尤以易...
水旱轮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营养元素锰为例,针对水旱轮作中出现的土壤肥力及植物营养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相应的防治对策.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简称覆膜水稻。该技术2003~2008年示范推广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名称是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水稻覆膜大三围栽培技术。2008年
地源热泵与建筑供热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已成为普遍的需求。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
通过 2年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二苯胺法和反射仪法在油菜氮营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提出油菜氮营养诊断最佳部位为叶柄基部组织 ,苗期和苔期均是油菜氮营养诊断的最佳时期 ,但苔期不同叶位叶柄NO3 - N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