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高温后的抗冲击性能与抗渗性研究 CNKI文献
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若遭受高温作用,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将有显著降低。通过高温试验、抗冲击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0%、10%、20%、30%、40%、50%)、温度(...
再生混凝土经历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CNKI文献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经历高温及冻融循环后的抗压性能,以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30%、50%、70%、100%)为主要变化参数,分析经历不同温度(20、200、400、600℃)及冻融循环(0、15次)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 CNKI文献
试验研究不同水胶比(0. 34,0. 4,0. 5)、不同粉煤灰掺量(0%,30%,50%)混凝土试件,经不同温度(20,200,400,600℃)作用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时低水胶比(0. 34)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相对较小,600℃时高水...
我国核桃(Juglans regia L)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重要的干果油料树种,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产业价值挖掘潜力巨大。多年来发展迅猛,如今我国核桃栽培面积世界第一,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约50%...
可调节高度颈椎枕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CNKI文献
目的:观察自制的可调节高度颈椎枕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使用自制的可调节高度颈椎枕来治疗60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所收集纳入统计的患者中,男...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型钢混凝土柱数值模型,研究4种典型受火方式下SRC异形柱的耐火性能,探讨各因素对SRC异形柱耐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柱耐火性能优于异形柱;对于任意截面的SRC柱,耐火极限均随荷载比的增...
在结构分析中,为简化计算常假定结构体系中某些杆件或杆件沿某个方向为无限刚性,含刚性杆结构的内力分析是结构力学的教学难点。在位移法教学中常涉及有侧移刚架,若刚架中含斜杆和刚性杆件,杆端位移将受到限制,结构体...
浇筑15种配合比的100mm×100mm×100mm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将不同水胶比(0.34、0.4和0.5)、不同粉煤灰掺量(0%、30%和50%)的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试件经200~800℃高温处理后进行静压试验,并测得其抗压强度.结...
改进壳结构力学模型,理论推导考虑边界效应时结构应变能的解析表达式。基于能量原理研究薄壳结构的双稳态特性,并导出其在稳定状态下的曲率和卷曲半径。对于有初始应力薄壳结构,其在卷曲状态下的应变能有极小值,存在第...
双稳态结构可以在伸展和卷拢两种状态下均保持稳定,作为一种新型可展开空间结构,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取各向同性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假定该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建立柱壳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结...
双稳态结构一般均由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然而复合材料有其固有的缺陷,即采用正对称铺层的层合板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扭转变形,而采用反对称铺层的层合板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结构,在变形过程中既没有拉弯耦...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时不考虑杆单元变形,即所有的杆单元均假定为刚性杆.由于刚性杆的存在,杆端位移受到约束,可以据此导出两种杆单元类型的约束方程.将单元约束方程集成为整体约束方程,通过对整体约束方程系数矩阵秩...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导致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好的生存甚至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自身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
建立各向同性柱壳的力学模型,分析初始应力对各向同性材料结构双稳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柱壳变形应变能的分析,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柱壳实现双稳态的条件.同时,采用ABAQUS建立壳单元模型,通过施加边界弯矩对柱壳的双稳...
根据结构极限分析定理,提出了计算刚架极限荷载的荷载增量法、线性规划法.荷载增量法引入动态单元定位向量的概念,根据结构塑性铰出现的位置依次更改其对应的单元定位向量,通过循环迭代计算结构极限荷载.线性规划法是...
空冷凝汽器是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采用的新型冷却水装置.以国内某大型火电厂直接空冷体系为原形,应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并确定挡风墙的体型系数,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试验...
选取各向同性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假定该材料为弹-幂次随动强化材料.采用增量理论并编制迭代程序计算得到柱壳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及应变能,当柱壳应力达到平衡时应变能有极小值.通过分析得到了柱壳的两个应变能极小...
含无限刚性体的杆系内力计算,传统解法是将拉压或弯曲无限刚度近似用有限大值来代替,通过数值计算确定杆系内力。计算表明,当刚度取值足够大值时,经常会造成方程组的病态而严重影响求解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精确解法,即...
介绍了双稳态结构,对双稳态柱壳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各向同性材料柱壳结构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各向同性材料柱壳的双稳态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