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诞生以来,新诗就面临阅读的难题。针对持续的“不懂”责难,诗人和研究者以各种方式做出回应和辨析,其中孙玉石提出的“重建现代解诗学”设想具有积极意义。新的“解诗”实践既试图缓解新诗与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 CNKI文献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方式渐行渐远等。针对存在的...
多多的诗作《手艺》对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同题诗的摹仿,既是词语、句式等的借鉴,又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形式意识的觉醒。以谱系学方式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中国当代诗人写作和谈论中频繁出现的"手艺",主要沿着...
现代诗的"不可复制"性,使得读一首现代诗既要遵循读诗的一般"程式",又要考虑每首诗自身的特性。"细读"是读诗的基础,要进入诗作的文本内部,对其词句、语调等内在"肌理"进行剖...
新诗的"标准"是一个看似陈旧不堪的话题。早在40年前,学者商伟就呼吁"新诗的批评应允许有多种美学标准","不能把自己对诗的认识当作诗歌批评的唯一的标准"~((1))。那是针对彼时刚刚兴起...
在40年的办刊过程中,《诗探索》以一种跟踪的方式,密切关注当代诗歌理论批评的进展,深度介入当代诗歌发展的诸种话题。该刊秉持"探索"理念,甘为勇于奋进的诗人及其创作充任摇旗呐喊者,同时遵循某种开放、多...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 CNKI文献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均有向民间歌谣汲取、借鉴的倡导和实践。本文从新诗自我建构的角度,考察了歌谣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参与新诗寻求文类合法性、探索风格多样化和更新文本与文化形态的过程,辨析了二者在互动...
一1980年代以降,经由《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引起的反响的推动,随着《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的出版以及"穆旦学术讨论...
由于语言本身的限制,新诗格律的形成始终面临一定的困难,自由体新诗的格律更是如此。与格律诗看重语词外在的音响效果即一种形式化的格律不同,自由诗强调的是内在的情绪的旋律,即一种非形式化的格律:从胡适的"自...
作为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着自身的专业属性,它往往要从原始的史实和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对现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研究,都不宜单独进行讨论,而应将之置放到一个更大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股编撰新诗鉴赏辞典的风气悄然兴起。数十种新诗鉴赏辞典和导读类新诗选本的先后推出,给人形成的强烈印象是,似乎某些关于新诗阅读的具有共识性的原则和范式已然形成。可是,实际情况果真如此...
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以北岛、多多为例 CNKI文献
通过考察北岛、多多去国后的诗歌创作发现,正是在对早年经验的疏离与回溯的纠缠中,他们扩展(而不只是延续)了其自身和当代中国诗歌对政治的书写。作为1970年代末"崛起"的朦胧诗的两位代表诗人,北岛和多多去...
近年来,在秦弓、李怡等先生的倡导和阐释下,"民国文学"这个概念再次悄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国文学"的概念即被提出并运用在研究中,...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刊物的座谈会,会上有几位先生不约而同地谈道,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所读到的一些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实在不太尽如人意,与日渐成熟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事实的确如此,他们的...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问题 CNKI文献
语言问题是 2 0世纪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论题。围绕着中国新诗语言这一总的论题 ,有三个难以绕开的基本问题 :第一 ,就新诗语言资源而言 ,如何在白话与欧化的历史两难处境中寻求适于新诗语言的内在资源 ...
对1920-1949年期间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现代诗学论著进行挖掘与梳理,有着较强的新诗史料意义,可以总结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具有普遍性的诗学问题。整体来看,这些诗学论著体现出探求诗歌理论现代性的意图,其中讨论较多的,一...
"新的抒情"是诗人穆旦在上世纪40年代为超越以往诗歌抒情和想象方式,而提出的一种诗学主张。本文从考察穆旦"新的抒情"得以出现的错杂语境入手,通过分析这一主张的意向及其在1940年代文本实践中的...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 CNKI文献
1940年代,置身于历史和文化夹缝中的沦陷区诗人们,似乎找到了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契合之处:吴兴华的"古题新咏"与格律探索,朱英诞、南星、沈宝基等的"晚唐诗风"与象征诗学,路易士的...
在很大程度上,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断言的"历史的分期属于现代性所特有的强迫症。分期是把时间置于历时性之中的方法,而历时性是由革命的原则支配的"(1),揭示的不仅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潜在规则,而且是整个现代文...
早在二十多年前,由谢冕、钱理群先生担任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就显示出明确的"百年中国文学"意识。这套书以多卷本形式选录一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将"百年中...
关键词: 百年新诗 / 中国新诗史 /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下载(269)| 被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