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统的生物物种的概念,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区分物种的标准是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也就是说同种内的不同种群之间,可以互相交配,而不同物种之间则无法交配;即使偶然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力的后代。因此可以理
人们通常用外部形态特征作为区分物种的根据,各分类阶元间有明确的界限,一个分类阶元的所有成员拥有至少一个特有的特征不为其他阶元所共有:变异的特征在阶元间通常指明其变异的范围和程度,以便找出阶元之间的界限。自...
小菜蛾对杀虫药剂抗性的研究 Ⅱ.小菜蛾幼虫的酯酶分析 CNKI文献
本文研究了酯酶在小菜蛾Plutelaxylostela抗药性中的作用。离体酯酶活力测定表明,抗性品系(GZ)幼虫的羧酸酯酶活力是敏感品系(SS)的1.4倍,故羧酸酯酶在抗性品系(GZ)抗药性的作用不大...
通过碱变性法提取线粒体DNA(mtDNA),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Southern杂交进行限制性酶切多态性(RFLP)分析,研究中国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遗传多态性。采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Ⅴ、...
李菁菁 彭统序... 《动物学研究》 1999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褐家鼠 / 线粒体DNA(mtDNA) / RFLP / 遗传多态性
下载(206)| 被引(22)
印度尼西亚为防治飞机草和薇甘菊的为害曾经进行过多次天敌引进 ,进行生物防治。其中有婀珍蝶属两种 :安婀珍蝶Actinoteanteas和艳婀珍蝶Actinotethaliapyrrha .。对安婀珍蝶进行了 5 8种取食植物测试 ,证明安婀珍蝶只...
本文对果蝇科的林氏果蝇(Drosophildlini)不同种群间交配后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些种群包括源产于我国台湾省的TAW3146.1,采自广东两地区的6个单雌系DHS315、DHS401、...
经过几年来的调查,不少单位认为,天敌因子是影响稻瘿蚊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寄生蜂是稻瘿蚊的主要天敌,有些世代寄生率高达90%。其中黄柄黑蜂对稻瘿蚊的发生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黄柄黑蜂生物学及其与...
艳婀珍蝶取食后,对薇甘菊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总酚含量,有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食后3h内所测各量即发生变化,但与对照...
取食不同食料植物对安婀珍蝶的营养利用及中肠四种酶活力的... CNKI文献
分别用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aL.、革命菜GynuracrepidioidesBenth、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和白菜BrassicachinensisL.饲养安婀珍蝶Actinoteanteas,计算各龄期试虫的存活率;测...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是入侵的害草,已经由珠江三角洲扩散到粤东、粤西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山区。在薇甘菊的天敌调查中看到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严重时可以把薇甘菊致死。我们在本所的实验园中栽种薇...
经调查和鉴定,我国假泽兰属有两种:原产种为假泽兰Mikania cordata,分布海南省和广东省,不造成为害;入侵种为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分布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造成严重为害...
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H .B .K .)原产中、南美洲 ,是一种生长、蔓延迅速 ,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 ,近年来已在我国南方地区蔓延扩散成灾。文中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薇甘菊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布、危害及其防治方面...
ITS-RFLP分析进行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的分类鉴定 CNKI文献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 (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 )酶切 ,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 ,包括斯氏属S.car 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 .bacteriophor...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 斯氏属 / 异小杆属 / 内部转录间隔区ITS
下载(292)| 被引(25)
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天敌昆虫安婀珍蝶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 6℃、RH80 %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 ,安婀珍蝶一个世代历期 92~ 1 0 2d,卵产于薇甘菊叶片上 ,幼虫在四龄前群聚生活 ,六龄后在支持物上...
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安婀珍蝶Actinoteanteas(DoubledayandHewitson)和艳婀珍蝶Actinotethaliapyrrha(Fabricius)幼虫对饥饿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初孵幼虫、2龄和4龄幼虫在完全饥饿状态下的死亡率都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
运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林氏果蝇(Drosophilalini)来自不同地区的22个单雌系的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采自台湾省的TAW3146.1与大多数采自广...
关键词: 林氏果蝇 / 线粒体DNA(mtDNA) / 多态性 / 遗传分化
下载(87)| 被引(11)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
本文对Tamura(1988)提纯mtDNA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林氏果蝇Drosophilalini线粒体DNA大量制备的方法;对采自原产地台湾省的单雌品系TAW3146.1的线粒体DNA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得出了林氏果蝇mtDNA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