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对渤海藻类的新认识。主要指明其为由顶和前间系组成的(+3Ia 或+3I)联合古口的性质,腰凸的数量(2—4个)和分布(2个位腹面,0—2个位背面)及腰褶的次生性质。据此,讨论了该类在多甲藻亚目中的系统位置。除修订...
修订属征:孢囊轮廓菱形至卵圆形,上、下孢体近相等,顶、底端圆突。腰凸缺失或微微发育,近赤道区有两条或一条发育程度可变的腰褶。外壁原层式,表面光滑,或具粒状、皱状、瘤状等纹饰,均匀排列,非板状。无横沟、纵沟及内...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孢粉型有机壁微体化石的调查,在长73―长72段发现了浮游植物Sigmopollis cf.laevigatoides-Botryococcus braunii组合。该组合以极其丰富的蓝藻占优势,疑源类和绿藻类也较丰富...
在泥质沉积物颗粒分级的基础上,用显微镜检测、XRD和色谱分析等手段获取有机质和无机矿物的特征,探讨了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沉积物偏粗粒级中主要富集的是颗粒有机质,有机碳含量高,C29色谱峰显著...
文中综述了生油古湖泊生产力估算的常用方法 ,并以山东东营凹陷早第三纪生油湖为例进行了应用尝试。结果表明 ,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 ,均以沙三中、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和沙一段沉积时期的古湖泊生产力最高 ,其次...
浮游藻类是重要的湖相生油母质,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早第三纪湖相生油岩为例,详细研究了其中藻类(主要是颗石藻和沟鞭藻)化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与现代水体中藻类生产和沉积作用的比较,探讨了生油湖泊中藻类生产和...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孢粉相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意义 CNKI文献
选自长江口F2—F5站位的4个表层沉积物及其粒度分级(1~8Φ)样品,经过孢粉相和热解检测,探讨有机质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命运。未分级样品的孢粉相主要由木质组织、丝炭和黑团块组成,显示陆地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巨大。样...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疑源类及其与油源岩发育的关系 CNKI文献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中上三叠统微体古生物进行了分析,在延长组长7段发现极其丰富的以光面球藻为主的疑源类组合。与古生代以前光面球藻来源于海生单细胞浮游藻类不同,延长组光面藻可能来源于湖相淡水宏观藻...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及与油气的关系 CNKI文献
系统研究了山东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特征 ,发现该类化石平面分布广泛 ,在全坳陷的4个次级凹陷中均有分布 ,垂向上 ,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一段和四段 ,含化石地层累积厚度近 10 0 m,颗石藻化石属种单一 ,...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局部含有一些海相起源生物的属种。他们具低分异度,强形变的特征,与典型陆相生物共生,存在于水进初期的碳酸盐-石膏沉积系列中,又随水体加深而消失。他们的出现代表了大型封闭古含盐湖生物群特色,而...
统计了黄县地区龙口组和昌潍地区侯镇组孢粉100余个属种,描述6新种、4个新亚种,1个新联合种.在概述孢粉组合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组合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应属古新世.还阐述了这—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李经荣 徐金鲤... 《古生物学报》 1992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山东北部 / 古新统龙口组和侯镇组 / 孢粉组合
下载(123)| 被引(9)
烃源岩中蒙皂石结合有机质后层间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CNKI文献
从烃源岩中提取的<2μm有机粘土复合体,进行升温-XRD,DTA以及热解-色谱检测,研究蒙皂石结合有机质后层间水的变化特征.在250~550℃区间,XRD曲线上有机粘土复合体中蒙皂石的d001衍射峰由250℃推迟至550℃时才移至1....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
选取东营凹陷S井6个层段的30个钻孔岩芯样品,开展孢粉相和热解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层段有机质来源、类型的差异性并探讨其页岩气勘探的意义。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有机质来源,整体形成于安静低能的缺氧静...
高演化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对我国南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为此,选择下扬子巢湖地区发育较完整的茨苔山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开展沉积学、孢粉相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在古环境重建基础上,探讨烃源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结...
运用多学科的、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有机质赋存形式与富集机制的差异性.黏土粒级的有机碳和氯仿沥青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粒级,说明黏土矿物对富集有机质具重要作用;其中氯仿沥青A含量增加尤为显著,表...
利用密度分组将泥质烃源岩划分为不同的密度组分,通过对各密度组分进行孢粉相分析和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密度分组获得的ρ<1.6 g.cm3组分以游离态生物有机质为主,富集了全岩干酪根中大粒级的形态有机质组分;1.6...
为了明确中晚三叠世延长组形成时期鄂尔多斯盆地陆相沉积的属性,用孢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陇东西峰油田钻井岩心的微古植物组合,在主要源岩层——延长组长7段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疑源类,化石丰度高,但属种单调;以光面球藻...
根据东营凹陷3个钻孔取心井沙河街组四段(Es4)烃源岩样品经过全封闭的孢粉学处理,探索沉积有机质的垂向变化,对深层沉积环境演变及生烃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Es4烃源岩自下而上可识别出3个孢粉相和两个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