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式调压室是一种在岩体内由岩壁和水面围成的封闭式气室,并利用气室内高压空气形成“气垫”来抑制室内水位高度和水位波动幅值的性能优越的水锤和涌波控制设施。对于长引水高水头引水式水电站,由于常规调压室方案有...
通过地表测绘、钻探、硐探等方法详细调查西南某水电站右坝肩倾倒变形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针对性处理意见,可使其满足工程要求。
在详细分析自一里水电站调压室区地质勘探及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挪威已建气垫式调压室的工程实践经验 ,总结了一套气垫式调压室工程地质研究的方法和评价准则 ,不仅适用于本工程气垫式调压室的位置选择、洞轴线方向...
2017年11月4日-5日,西南地区第一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来自五省市、区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市政等行业的勘察设计、业主、施工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等51家单位共303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其...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下载(11)| 被引(0)
沙牌电站大坝是目前世界上设计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现介绍工程地质基础资料收集、现场和室内试验资料整理、工程地质边界条件确定和综合参数选取等主要工作方法 ,从而为拱坝坝肩抗力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打下基础
在高地应力区的河谷自然岸坡、人工开挖边坡或基槽以及地下洞室中常可见一类特殊的岩体结构类型——板裂岩体结构,给工程建设有关的这类结构岩体环境的开挖施工和支护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板裂结构岩体的...
嘎堆水电站水位落差756 m,其高压引水隧洞段最大水头为406 m。沿线岩体在高水头作用下面临有抬动、水力劈裂、渗透稳定和渗漏量过大等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通过深埋隧洞,利用上覆岩体自身的重量、强度和地应...
我国西部地质环境复杂,大量顺向河谷中存在陡倾角层状岩体倾向坡外的边坡,具较高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该类边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会发生位移~弯曲,经历轻微弯曲、强烈弯曲隆起阶段和变形破坏阶段。特殊的坡体结构在较...
某电站坝址区岩体中发育一类以原生碎粒岩为主,表面呈疏松"砂糖状"结构,部分具有明显挤压错动和风化蚀变特征的软弱结构面,将其定义为碎粒型结构面。基于初始建造和后期浅表生改造对碎粒型结构面形成的影响...
基于汶川地震触发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后残留的堰塞体,从堰塞体工程地质条件、"8.19"和"7.9"洪水等自然灾害对残留堰塞体影响等方面分析唐家山残留堰塞体现状。通过稳定性宏观判断与定量计算,...
在对唐家山滑坡及其堰塞坝现场进行详尽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结合早期(地震前)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形成及堵江过程可概括为:顺层岸坡结构地震诱发→滑坡体前缘剪切、后缘拉裂→高速下滑、形成气浪、前缘刨蚀河...
唐家山堰塞湖大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江危害性评价 CNKI文献
大水沟位于唐家山上游侧,"5.12"地震前为一条小山洪冲沟,震后由于沟域内崩塌、滑坡发育,形成极为丰富的松散物源,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所有条件,也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水处理后,仍对堰塞湖正常利用起控制作用...
根据沙牌水电站拱坝坝基开挖后建基面的地质条件,从岩体的风化界线的确定和岩体质量,论述了抬高建基面是可行的。建基面抬高后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投资。
四川省自一里水电站位于裂隙岩体较为发育的地带,地下水较为丰富。为减少水电站厂址区地下工程潜在涌突水灾害,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来源是关键。通过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利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相关性分析及同位素...
唐家山堰塞湖库区马铃岩滑坡地震复活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CNKI文献
马铃岩滑坡位于唐家山堰塞湖内上游约4 km的通口河左岸,在堰塞湖抢险过程中备受关注。在对滑坡基本地质条件和地震前、后变形破坏迹象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震后、尤其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
在对残留边坡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坡体表部裂缝分布、延伸长度和贯入深度,结合唐家山高速滑坡形成机制,推测残留山体除表层零星塌滑外,仍存在较大规模滑坡的可能,其破坏模式以坡顶拉张裂缝贯穿下错→坡体中部沿顺...
我国西南及西部地区受青藏高原隆升、河流下切等因素影响,地形起伏大,岩体完整性差,水电工程等人类活动形成高切坡在特定的条件下易发生失稳破坏,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其中,2015年2月发生于我国西南某水电站右岸导流明渠...
1引言汶川"5·12"大地震不仅在地震影响区内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而且在整个核心区内形成了104处滑坡堵江形成的堰塞湖(截止到2008年8月22日资料),其中堵塞规模最大、潜在危害最高、也最容易...
基于广义上的板裂结构岩体的宏观表现和力学机理,分析了板裂结构边坡倾倒拉裂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发展演化过程,并将其分为初始弯曲变形阶段、累计弯曲变形阶段、折断破裂阶段和破坏阶段4个阶段。根据几种常用的倾倒拉-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