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该病传染性强,病毒存在自然突变,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同时研发了多种疫苗。自疫情爆发起近1年,关于COVID-19病原学、流行病学、诊疗...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6月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将长期存在。为促进临床...
在人类进化史中,微生物是人类密不可分的"伙伴",它们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生物体"[1-3]。目前人类对微生态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度,其将从健康生活方式、防治感染性疾病、慢病管理、母婴...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人工肝脏(简称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是提高肝衰竭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我国的人工肝研究从无到有,现已涵盖非生物人工肝、生物人...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分型、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
结合浙江的卫生强省战略与老年人健康两个主题,阐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性、"健康浙江"战略的前瞻性。文章重点针对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倡导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提倡...
目的:就临床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对带状疱疹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带状疱疹患者86例,根据电脑软件进行随机盲选分组,分为治疗组(43例,选择阿昔韦洛软膏治疗),对照组(43例...
医疗关系到人的健康。在大数据时代,怎样更好地开展智能医疗,是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也关系到我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所谓智能医疗,就是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提高医疗服务的能力。智能医疗将是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和...
1发展健康管理与全科医疗的必要性目前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谱所替代。当今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1世纪被称为&quo...
我国教育中高中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全面进步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而且英语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升学考试带来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也开始展...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
作为对“现代教育”探索的先驱,杜威成长于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代。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是对转型时期美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思索,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当前,我国也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高...
1.新发突发感染病有哪些特点?需要怎样的防控人才?新发感染病往往突然发生,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1)病原体种类多,往往由于基因突变,难以很快识别;(2)宿主隐匿,约2/3源自野生动物;(3)传播途径多样,传染性强;(4)人类缺乏...
太湖蓝藻危机进一步促使国内重点流域提高了氨氮及总氮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推动了含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处理工艺的应用推广。目前应用的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两大类,其中生化法中的新型生化脱氮技术...
1肠道菌群的组成在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由于细菌培养手段的局限性,我们对其结构和组成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根据细菌16SrRNA序列的分类,发现肠道内寄住的微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
当前,开展我国感染病发展战略研究,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感染病学科体系与防控研究战略对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感染病流行与防控现状,系统阐述了开展我国感染病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分析 CNKI文献
概要写作是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结合,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写作等能力。本文以高中英语为例,着重分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概要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1计划"的灵魂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佳载体和形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
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颗粒由七种蛋白质组成,病毒的蛋白质颗粒以及病毒感染产生的炎症性分子可以破坏多种类型的人体组织,同时埃博拉病毒通过胆固醇转运的NPC-1受体进入人体的细胞,并大量繁殖。埃博拉病毒感染单核/巨噬...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 病毒性疾病/病理生理学 / 炎症趋化因子类 / 内皮
下载(445)| 被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