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病理学会西安分会关于碧蚂一号小麦抗条锈性减退问... CNKI文献
碧蚂一号小麦是1949年起在陕西关中开始推广的,现在已分布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由于它的种植面积很广,增产效果显著,所以它在这一地区尤其是关中地区的小麦增产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这个品种推广的成功,也给...
小麦叶锈病菌致病力的变异与品种抗病性和个体发育阶段关系... CNKI文献
一引言种植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的最根本措施。解放后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地在对锈病的斗争中由于大量选育和种植丰产抗锈良种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东北区由于大量推广了抗杆锈品种结果,基本上抑制了小麦杆锈...
BTH诱导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与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 CNKI文献
为了探讨BTH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以及抗性的部分生理机制,分别用0.01,0.05,0.1,0.2,0.4,0.8和1.6 mmol/L苯并噻二唑(BTH)溶液处理小麦幼苗2 d后接种白粉病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0.2 mmol/L的BTH处理均能显著诱导小麦...
“古丽”,汉语的意思是“花儿”,“巴哈尔”是“春天”的意思。像她的名字一样,眉清目秀的古丽像春天的花儿一样美丽。古丽的老家在新疆喀什,父母都是教师。古丽从小就能歌善舞,从11岁起两进京城,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中...
关键词: 巴哈尔
下载(3)| 被引(0)
利用细胞学方法对小麦抗白粉菌初侵染过敏性反应的研究表明,高抗寄主的反应是在病菌入侵栓活动前,由初生芽管或附着胞侵染诱导的主动防卫反应;而在中抗寄主的反应与高感寄主细胞的死亡,则是由坏死的病菌吸器诱导的...
从陇南小麦条锈菌标样中分离出三个能侵染绵阳11成株的新菌系。鉴定结果表明,尽管三个菌系分别能侵染洛夫林13或洛夫林10,但在其他品种上的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条中28、条中29号小种,并且条中28和条中2...
用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的不同菌系接种小麦洛夫林_(10)后,接种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长因菌系——寄主组合不同而异。在抗病反应的组合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长十分显著。而在感病反应组合中,酶活性...
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生活史,致病性变异和细胞遗传中,了解细胞核的状态和数目变化具重要意义,进行真菌细胞核的染色,通常采用海登汉氏苏木精法或Giemsa法,但这些方法染色程序较为繁琐,用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观察大量试材比...
采自秦岭林区的锈菌34属228种。其中有6个新种:槭锈抱孢Aecidiumaceris、糙苏鞘锈Coleosporiumphlomidis、秦岭栅锈Melampsoratsinlingensis、荩草生柄锈Pucciniaarthraxonicola、冠毛草柄锈Pucciniastephanachnes和...
讨论了将核苷酸序列分析应用于真菌系统学研究的优越性,分析了分子系统学在解决一些传统分类学难题中的作用,并对分子系统学与传统形态分类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寄主上发育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CNKI文献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微分干涉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寄主上的发育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特征。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品种上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即孢子的萌发、附着胞的形成、气孔下囊的...
一个纪录诞生需要付出超常的代价。孙彩云这位当今女子"空中飞人"在短短的20天里五破世界女子撑杆跳纪录。为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世界上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欢迎、庆功、作报告。这些辉煌需要伯乐、机遇和自...
1987~1989年,对甘肃天水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致病类群,用鉴别寄主品种进行了室内测定和田间自然感染监测。结果表明,有11个致病类群,三年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变化。优势类群(015,011)的频率在48.1%~67.9%,它们是...
小麦白粉菌初侵染行为SEM研究胡东维,李振歧,康振生(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在禾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的初侵染过程中,寄主细胞产生一系列抗性反应从而把病原菌阻止在各个...
对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研究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王宗华鲁国东谢联辉(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病毒所,福州350002)单卫星李振歧(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杨陵712100ANUNDERSTANDINGOFTHE...
栓菌属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酶条件研究初报 CNKI文献
从秦岭采集的15株栓菌属真菌中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03588,对其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起始最适pH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28℃,5d酶活达到最大值。培养基装量对产酶...
研究了70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和品种上小麦白粉菌附着胞的畸形现象。结果表明:附着胞分瓣是畸形的主要形式,分瓣附着胞丧失了侵入能力,因此分瓣是一种重要的抗病现象。分瓣的发生与寄主的局部抗病反应无关,而...
柔软滨麦草及其杂交后代抗条锈性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CNKI文献
对柔软滨麦草及其与感病亲本普通小麦 7182的异染色体后代抗小麦条锈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 ,柔软滨麦草叶面没有锈菌侵染点形成 ,且抗病表型为免疫型 ,因此其抗锈性完全表现为锈菌侵入前的非寄主抗病性。而其后...
回顾了多孔菌目(Polyporales)的建立以及该类群分类演变的历史,综述了中国多孔菌分类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