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齐治平思想溯源——论周公对孔、孟及其他儒家的影响 CNKI文献
周公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他的思想言论主要记录在《周书》诸诰中。他对儒家、道家都产生影响。他被尊为“元圣”,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儒家宗师产生重大的影响。周公一生平乱、封建、制礼作乐,他在政治论(修...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担负着培养澳门中小幼教师的重要责任,但在其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少,师资错配,部分教师爱国与教学热情不高,教学模式机械化,教学内容滞后不前。为此尝试开设"诗词曲赏析与教学"&...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一直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经典著作作为人类思想的精华,自然就成为了...
清华简《天下之道》提出攻天下、守天下有两种方法(道)。该"天下"指诸侯国政权。天下是先秦思想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重要的观念。为深入了解天下观丰富多样的内涵,了解《天下之道》的历史定位,从历史、文...
《乐记》《乐论》《史记·乐书》对音乐理论持相同看法的部分,可视为先秦汉代儒家对音乐理论共同看法的表述。学者研究司马迁的音乐思想,一般只根据《史记·乐书》一文,但该文是否司马迁亲笔所写,历来争论不休...
周公在《尚书·周书》中说的"德",有继往与开新两面的内涵。"德"从甲骨文开始,其含义就随着时代推移而日益丰富。周公之"德"包括元德、君德、臣德、民德及其他内涵。周公赋予"...
周代宗法制度是周初创立的重要政治制度。高婧聪《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围绕宗法制度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及其对周代国家结构建构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 《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 / 宗法制度
下载(611)| 被引(0)
班固提出"山西出将"说,指明西汉"山西"多出将军。这是他以人文地理的观念阐论地理与产出将军之间的关系。为阐论此说,先厘清西汉山东、山西的地理范围,进而从经济、自然地理角度阐论"山西&q...
有关孔子与《尚书》的关系,传统学者认为关系密切,而现代学者曾受疑古思潮影响,否认传统的看法。当代学者运用双重考据法,认为两者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就先秦汉代儒家典籍《礼记》《尚书大传》《韩诗外传》《孔子家...
论庄存与文史之学──以庄存与《尚书既见》对周公的论评为... CNKI文献
庄存与重视经学研究,五经皆有论著。他融经、史、子于一炉,即经即史,于经阐释义理,于经反映历史。这有别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是他的经学特色。他所著的《尚书既见》是即经即史的代表作。该书就经学言,以经...
西汉儒家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周公与孔子——以《汉书》为论... CNKI文献
周公是中国古代史、经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历来学者对他摄政或称王,说法纷纭。西汉儒去古未远,对周公的评论为后代研究周公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汉儒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思潮的背景下对周公一生的事迹提出一...
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除了要在制度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加以倾斜,也需要教师从心理健康的视角下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以及技术掌握等多重挑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自身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本文从心理健康...
周公是中国礼乐文明的创建者和奠基者,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周公教育思想的主要材料是《周书》。周公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为君之道、政治管理、政策思想教育等方面。周公偏向性善论,强调后天学习的...
先秦思想总结视域下的周公形象——论《吕氏春秋》对周公的... CNKI文献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招集宾客而编写的著作,也是混杂综合学风的代表。其"贵公"篇继承先秦"公天下"思想,把周公当作"公天下"的典范,对其推崇备至;"当染"篇与《墨子·所染...
论庄存与经史子兼融之学及其学术渊源——以《尚书既见》对... CNKI文献
庄存与重视经学研究,治经而能兼融经、史、子,既阐论经义,又寄寓个人史观、史识。他所著的《尚书既见》是这方面代表作。他称赞周公是圣人,是五伦关系的典范。庄存与对武王去世后七年里的史事发生次序与《尚书大传》所...
港澳地区钱学研究视野广阔,方法多元,有以下几个特点:立足于中西比较文化角度进行阐释,对钱锺书语言风格和作品翻译进行分析,强调从文史哲交融角度评价钱锺书的文学理论,以及对西方钱学的重视等。龚刚、黄维樑、张隆溪...
杨兆贵 吴学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04期 期刊
先秦诸子视域下的周公形象——论《墨子》对周公的评论 CNKI文献
《墨子》中《所染》《非儒》《耕柱》《贵义》《公孟》诸篇评论周公:《所染》篇称赞周公是三代里一位对王者起着重要正面作用的历史人物;《耕柱》篇十分肯定周公驳斥管叔、东征灭奄是符合道义之事,称赞周公为人特立独...
先秦“五至”论与帝道、王道、霸道说——由《鹖冠子·博选... CNKI文献
《鹖冠子·博选》篇写于秦代,其主要思想是五至论。本文由该篇入手,探讨五至论的理论渊源,五至论所涉及的先秦诸子帝道、王道、霸道说,以及各学派对帝道、王道、霸道的不同看法,并对产生此三道说的时代背景做简要...
先秦诸子根据自己学派思想而各有理想社会说。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包括理想天人关系、理想帝王、理想政府、普通百姓的理想生活等内涵。庄子及其后学既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说,又因学派内部思想分歧而使他们对理想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