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耕地总面积3584万hm~2,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商品粮的1/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土壤侵蚀和长期高强度重用轻养等原因,黑土地区土壤耕层变薄、有机质含...
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 CNKI文献
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核心要素,其形成、转化及稳定过程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来源,但由于其腐解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高度异质性,...
为构建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法律体系框架,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其他国家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立法的分析,找出我国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
溶解性有机碳、氮在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却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部分。研究利用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生物降解的测定方法,分别选取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站不同肥力及与定位试验地紧密相连的自...
通过大量样品分析和数据收集,研究了最近20年来东北典型黑土地区土壤肥力质量主要指标——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黏粒的变化情况,并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分析的辅助下,研究了该5项肥力指标以及综合肥力指数的...
长期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无机氮和氮素矿化率的影... CNKI文献
长期地膜覆盖对土壤许多理化性质产生较大影响,但对无机氮和氮素矿化率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重点研究沈阳农业大学棕壤定位实验站(1987年开始)内长期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和氮素矿化率在整个生长季内...
不同施肥处理下棕壤有机碳库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CNKI文献
利用三种不同破碎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棕壤的团聚体进行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湿润是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快速湿润处理后最稳定的是CK和M4N2P1处理,湿润震荡处理后最稳定的是CK和M4处理,而在缓慢湿润后最稳定...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不同开垦年限黑土主要质量指标演... CNKI文献
根据土壤质量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对黑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演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黑土的颗粒组成受开垦历史影响的程度较小 ,其质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黑土的有机质、全氮、全硫和全磷随着黑土开垦时间的增加而...
兼顾土壤类型和相对均匀性的前提下,在黑龙江省海伦县中部地区采集黑土土壤样品60个(0-20cm),在GIS的支持下,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铜、铬、铅、镉、汞、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分异规律。结果...
不同肥力土壤各级微团聚体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CNKI文献
为了探讨不同肥力土壤团聚体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我国东部3种地带性土壤(黑土、棕壤和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全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营养元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呈地带性...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不同地区黑土中有机质、氮、硫... CNKI文献
在兼顾土壤类型与样点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性的前提下 ,采集了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个县 (吉林省公主岭、黑龙江省的海伦县和北安县 )的黑土样点190个。采用元素分析仪法对不同地区的黑土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硫进行分...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地膜覆盖对棕壤全氮影响较小,而碱解氮含量平均下降6.46mg/kg。覆膜土壤上层NO~-_3—N含量明显增加。有机氮各组分在覆膜条件下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氨基酸态氮的绝对和相对数量下降显著,各处理平均...
地膜覆盖后土壤的温度、湿度、pH等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土壤的酶活性。在棕壤上定位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覆膜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提高了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
长期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中全硫和有效硫的影响 CNKI文献
对长期连续覆膜(1987年~2005年)及不同施肥处理的棕壤中土壤全硫及有效硫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全硫及有效硫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全硫含量的垂直分布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四种施肥处理对全硫和有效硫含...
对辽宁省主要地区不同肥力典型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4种主要酶活性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棕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073±404NH3-Nμg·g-1土、...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I——不同地区黑土主要微量元素状况... CNKI文献
以不同地区黑土阳离子微量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变化为研究内容 ,重点讨论和评价了锌、锰、铜和铁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和丰缺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公主岭、海伦和北安地区黑土全锌、全锰、全铜和全铁平均含量与198...
本文采用对比法对沈阳农业大学长期(1989~1992)地膜覆盖定位试验地棕壤中磷素的平衡与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覆膜之后土壤磷移出量增多而积累量减少。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
采用对比法对采自辽宁省主要地区 1 8对不同肥力典型棕壤中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内全磷的分布以及对磷素的保持与供应状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高肥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 0 .61 1± 0 .1 83g/kg ,低肥的为 0 .379±...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于1985~1988年对玉米秸、沙打旺和猪粪三种有机物料,在沈阳棕壤和草甸土中的转化过程及其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降低了三种有机物料的腐解残留率,并显著地降低了土壤中六碳糖和五碳糖含量及...
砂滤管长期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和农肥施入土壤后,腐解残留率(Yt)与有机物料施入后的时间(t)遵循Yt=Y~(A t)_(oe)方程式,式中Yo为有机物料缓分解成分的碳理占加入总碳量的百分数,λ为缓解成分的分解速率。覆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