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与传统儒学交织碰撞,始终处于矛盾与调和之中。至中唐时期,士人群体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儒禅思想矛盾对立的倾向。白居易作为崇佛文人的典型,礼敬佛教诸宗,却同时执着于儒家的济世怀抱,致力讽喻,对佛教有违王化...
《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quo...
李白文化的东亚传播与接受——以韩国汉诗文献为中心 CNKI文献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李白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诗仙不只有诗作的巧夺天工,更有着璀璨炫目的灵魂与思想。从盛唐时期开始,同处于东亚板块的以韩国文人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即深受李白...
稼轩词直承老杜是缘于其根柢风骚,豪情中怀有深沉,雄放处孕育悲凉,真正继承了唐代杜甫以来"沉郁顿挫"的情感艺术特质。辛弃疾"平生塞北江南"的人生阅历,词苦心危的精神世界,潜气内转和摧刚为柔的...
晚唐诗坛,苟臻妙境,各自成趣。薛逢是晚唐诗人之一,后人多言其诗歌意态轩举,笔力亦健,在一众清峭枯寂中如置黄钟大吕,于晚唐鲜少见之。陶臣诗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宫廷宴会、山水优游、田园乡村等。语词流宕,继乐天之清浅...
一、唐诗中的饲物、驯物刻画与写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唐人养宠风气渐开,唐诗中出现大量反映饲物、驯物的诗作,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动物叙事。作为咏物诗分支之一的驯物诗,多以"刻画""写意"为主。前者...
西昆体的形成是宋初杨亿、刘筠等人共同探寻诗歌发展方向的结果。五代诗集的选录和绮丽诗风的延续等因素促成了温李等人诗歌的重点传播与地位提升,从而确立西昆体的效仿对象为"一宗四佐"。西昆诗人在诗题诗...
唐诗中的外来商品及色彩转喻——以“瑟瑟”诗为中心 CNKI文献
唐代的"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用来进贡与贸易交流的一种珍稀商品。因其独特魅力,唐代诗人创作了五十三首"瑟瑟"诗,诗作中对"瑟瑟"既有传统释义的承续发展,又有首开先河的新...
唐代安定富庶的经济环境、昂扬蓬勃的精神追求和竞尚声色的享乐态度推动了花卉的发展进程,唐诗中出现大量反映花卉新变的诗作,着力表现了传统花卉竞香斗艳、新兴花卉昌茂繁荣、外来花卉声名鹊起、牡丹风潮席卷全国的盛...
杜甫其人,少承家世修养,后又历尽沧桑,终得以酝酿出一颗深厚博大的天才慧心。他的作品则因继承深,功力厚,含蕴广,变化多,而表现为情感承载笃挚,结构安排巧妙,意象感发高远。尤其是他诗中所体现的"大庇精神"...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是初唐诗坛上举足轻重的女性诗人,她们重视诗歌创作,自身有较高文学修养,由于其特殊地位,所提倡和实施的各种措施又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界一直以来更加关注的是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在政治上...
唐朝政府对渤海国采取羁縻策略,通过朝贡、宿卫和宾贡等一系列制度增强了对它的政治掌控和文化输出,而渤海国仰仗唐朝的政治扶持和文化支撑得以抗衡契丹并迅速发展。基于这样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唐、渤文学交往之间有着...
沈文凡 李莹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03期 期刊
日源借词的引入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源借词在其引入类型和社会分布上都表现出独特性。其前后两个时期在引入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心理、引入途径、引入群体以及借词的表现...
白居易对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接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白居易的接受付诸于诗歌创作之中,是一种最为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接受方式。白诗中的艺术形象、思想情趣,白乐天本人的性情风仪,甚至与他相关的事件人物,都...
杜佑的《通典》一书与《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其内分九门,其中"边防"一门颇为精到,保存了大量的历史...
林纾是晚清与民国易代之际出现的杰出翻译家,然而其古文创作价值亦不可忽视。林纾古文创作多取法唐宋,于唐人之中尤其推崇韩愈和柳宗元。林纾精研韩柳古文几十年,他在诸多文论中给予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创作以极高的评...
沈文凡 李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年02期 期刊
边塞诗研究自古以来即倍受关注。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重镇,隋唐时期的边塞诗更是如此。然而,研究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一时期的西部边塞,对于东北地域的边塞作品少有重视。隋唐时期发生在东北边塞的诸多民族战...
唐玄宗的诗歌在《全唐诗》中独立为一卷,外加各种零散拾遗、补编,数量达70余首,有唐一代帝王中,数量仅次于唐太宗,在整个的唐诗里亦不容小觑。近年来,学界的关注热点也渐渐从唐玄宗政治生涯、对盛唐诗歌繁荣的贡献等方...
李靖为唐代著名将领,在后世其形象逐渐被神化。明清之际,人们了解的李靖是已经被小说家们艺术化的托塔天王李靖。在唐代,李靖就开始被初步神化。李靖被初步神化的文献记载可以分为笔记传奇和史书两部分。从笔记传奇看...
元稹艳诗与悼亡诗中女性形象透视——结合唐代士大夫婚姻观... CNKI文献
元稹艳诗与悼亡诗代表了他诗歌的重要成就,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中唐文学转型的标志之一。艳诗中的女子形象与悼亡诗中的妻子形象,是两类相异的女子形象,寄托作者不同的感情,甚至二难选择,体现出元稹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沈文凡 左红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元稹 / 艳诗与悼亡诗 / 女性形象与士大夫形象 / 婚姻观念
下载(973)| 被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