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窟·藏经窟·瘗窟——敦煌莫高窟第464窟营建史考论(上... CNKI文献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作全面的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佛...
莫高窟第353窟通过东壁门顶过去七佛与弥勒的组合为本窟奠定了末法的主题思想。窟内西、南、北三壁龛内所塑药师、弥勒和阿弥陀造像虽经清代重塑,但基本维持了西夏重修时的原貌,是西夏人在11-15世纪佛教思想大融合和神...
具有洞窟空间含义的图像——莫高窟第400窟西夏藻井凤首龙身... CNKI文献
莫高窟第400窟为西夏重绘洞窟,藻井出现敦煌仅见的一例凤首龙身井心图像,有一定的原创性意义,学界多认为其和西夏皇后、皇太后主政的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深入考察该图像,其有更早的图像传承关系,并非西夏的新样;再结...
礼佛窟·藏经窟·瘗窟——敦煌莫高窟第464窟营建史考论(下... CNKI文献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作者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
武威南山是吐谷浑王族墓地所在,是吐谷浑灭国之后的"先茔"地。之所以选择凉州南山为其王族"先茔",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吐谷浑人的"旧居之地",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民众基础。而这些吐谷...
佛教供养与政治宣传——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供养人画像研究 CNKI文献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是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窟内前室和主室各壁及窟顶为经变画,还有张议潮夫妇出行图,著名的《莫高窟记》也书写于此窟,该洞窟在敦煌石窟和归义军历史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供养人画像多...
三彩驮囊骆驼作为唐墓"旧材料",是大家熟知的考古资料,西安、洛阳两京地区多有出土。作为丝绸之路象征符号的骆驼~([1]),自北朝、隋唐以来,一直是体现墓主死后世界生活和所拥有财富的常见随葬器物~([2])。颇...
长安的影响与地方保护神的借用——敦煌石窟于阗瑞像史迹画... CNKI文献
考察敦煌石窟中出现的于阗瑞像史迹画,除了图像本身的文献来源与图本传承关系之外,其实应该更多考虑唐长安的影响。唐长安作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是丝路万国来会的地方,也是佛教的大熔炉。考察的结果,敦煌较早出现的几...
9至10世纪,随着藏、汉两种文字《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译出,六字真言开始广泛流传,并对崇尚佛教的宋、辽、西夏产生深远的影响。元代统治者尤为推崇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则以多种文字形式广为传播。研究表明,敦煌石窟所...
敦煌西夏藏传佛教洞窟及其图像属性探析——以西夏官方佛教... CNKI文献
敦煌石窟西夏洞窟壁画中的藏传佛教图像是受11—13世纪新译密续经典影响下的题材,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与敦煌本地传统壁画有明显的区别。此类壁画图像在洞窟中往往是汉藏共存、显密共融,集中体现出西夏佛教"圆...
水月观音图像样式的创新与意图——瓜州西夏石窟唐僧取经图... CNKI文献
水月观音图是瓜州西夏石窟东千佛洞和榆林窟重要的题材,唐僧取经图又是瓜州西夏石窟水月观音图常见的画面组成,计有5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唐僧取经图出现在瓜州西夏石窟的原因多有探讨,其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玄奘...
花象征着佛陀的慈悲清净,花又是体现佛国世界美妙景象的基本元素;鲜花供养是佛教诸多供养中最常见的形式,鲜花供养也是佛教理想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敦煌文献和图像有丰富的花供养内容,是研究佛教花供养最理想的资料。...
瓜州是西夏统治的重要地区,也是西夏佛教的重镇,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西夏洞窟及其精美的壁画,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西夏佛教艺术的代表,能够体现多元艺术互动交融的西夏艺术精神,也是具有汉藏艺术灵魂的西夏艺术精品。通...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史的研究,由于受历史文献资料、洞窟文字资料的局限,又缺少供养人画像资料的佐证,加上洞窟图像资料信息解读的诸多瓶颈,再加上藏传佛教图像的引入,等等因素,最终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时段的洞窟营建史研...
“游戏神通”式的思考与写作:巫鸿先生佛教美术史研究识要 CNKI文献
巫鸿先生在中国佛教美术史学科中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先生提出的"原境""空间""建筑与图像程序""原创性石窟""绘画语言""超细读""礼仪中的美术&quo...
西夏仪式佛教的图像——莫高窟第61窟炽盛光佛巡行图的几点... CNKI文献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北壁两铺大型炽盛光佛巡行图壁画,作为后期重绘的壁画,对其时代的判定有元、西夏两种观点,其中持元代说者以"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为代表,但经仔细观察画面细节,作些辨析,持主流意见的...
唐、吐蕃、粟特在敦煌的互动——以莫高窟第158窟为中心 CNKI文献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作为来自中亚的粟特移民在吐蕃统治时期营建的涅槃大窟,窟内造像和壁画整体是传统的唐样唐风,但受功德主粟特民族属性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吐蕃统治的时代左右,壁画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粟特和吐蕃艺术元...
汉唐时期地处中亚的罽宾国,与中原王朝多有往来。传统典籍文献和历代僧人游记对罽宾的记载颇为丰富,但是罽宾人形象如何,则不得而知。近年来,西安北周李诞墓,敦煌莫高窟唐代第217、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等考古新材...
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 CNKI文献
本文以麦积山西魏第127窟和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49、285窟为讨论的主要对象,在二地同时期石窟艺术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