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水沙变化显著。与1960年以前相比,潼关站近期的水量减少44%、沙量减少85%。未来水沙如何变化,是黄河治理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黄河未来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50...
介绍了天空河流的发现、概念及未来研究.对气象再分析数据的分析发现,大气水汽通量场中不仅存在通量强度相对周围区域更大的局部性条带结构,而且整个水汽通量场中都存在着通量相对较高的水汽输送网络结构,形成了全球及...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奋力做好民盟各项工作 CNKI文献
伫立岁首,回望往昔,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前行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
堰塞坝形成突然、危险性大,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成巨大威胁,研究堰塞坝的溃决成灾机理与应急条件下的除险减灾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及其溃决相关内容的...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特大型多目标水利枢纽,至今已经发挥了2 275年的效益。回顾这座千年古堰的发展历程,从河流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其得以运行2 275年的科学原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是都江堰建造设计...
泥沙研究主要是认识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规律,进而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泥沙学科体系始建于20世纪,侧重河流泥沙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包括:泥沙的沉降特性、泥沙的起动特性、悬移质运动规...
大江大河源区河网结构与径流特性研究前沿和重要基础科学问... CNKI文献
基于第133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我国大江大河源区河网结构与径流特性研究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阐述了江河源区河网结构与径流特性研究的国际前沿和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3—5年相关学科发展的科学...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泥石流、岩土和堰塞体等。与之相关的土力学和泥石流动力学等唯象理论发展较为完善,它们侧重于工程应用,对深层次的物理机制并没有深入...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不稳定而易于发生溃决,造成洪水灾害,是震后急需防御的次生灾害重点和难点.除了大量的现场勘测外,对泄流及堰塞体冲刷过程的研究,是...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CNKI文献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
重力侵蚀是黄土沟壑区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条件及侵蚀量受多种因素制约且具有一定随机性.本文通过运用水力学、土力学等力学方法对重力侵蚀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起沟坡重力侵蚀的概化力学模型,同时运用...
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对 L 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 ,获取反映黄河流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的 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
王光谦 王思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9期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 遥感 / 地理信息系统 / 黄河流域
下载(1499)| 被引(141)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以DEM数据及其存取系统为依托,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老鹳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 CNKI文献
识别关键源区可以为非点源污染的优先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本次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老鹳河流域为研究区,比较全面地考虑了氮磷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老鹳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模型,进行...
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复杂,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为代表.沟壑区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侵蚀产沙现象,并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迥异的水沙运动规律.为此需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
颗粒流可看作一种颗粒间直接作用占优势的特殊两相流,它涉及自然界和工程实际中的许多流动问题,例如泥石流、雪崩、滑坡及固体物料的管道输送等,现阶段在国际上对颗粒流的研究正形成一个热点,而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才刚...
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形成的34个主要堰塞湖,超过半数处于中危以上,需要及时开展溃决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应用数字流域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在资料匮乏的条件下,快速预报了典型堰塞湖的来流入库过程和...
我国的泥沙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少数几个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之一。对泥沙学科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介绍了我国泥沙研究取得的代表性重要成果;讨论了泥沙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大量收集与分析国内外输水渠道糙率取值规范和计算方法、混凝土输水渠道实测n值、以及对京密引水渠、引黄济青干渠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推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n值的计算方法和各渠段的n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