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结果基础上 ,应用棉花高产平衡施肥技术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建立了新疆县级农田棉花高产高效施肥信息系统 ,系统最小可实现条田级的平衡施肥决策 ,实现县、乡、村级数据的积累。 ...
于1996~2002年在新疆4个主要棉区,采集21个点的主要类型耕层土壤,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方案,阐述了新疆主要棉区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性、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和...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19962002年在新疆4个主要棉区,采集21个点的主要类型耕层土壤,通过土壤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新疆主要棉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土壤对主要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结果...
在新疆的主要棉区和田、喀什、阿克苏、石河子选择有代表性的棉田开展了 1 2个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小区试验 ,结果表明 :施用氮、磷、钾肥对棉花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经氮、磷、钾肥对棉花产量的效应分析 ,和田棉区的合理...
通过 11年定位试验 ,研究了灰漠土中土壤与肥料的供肥能力、磷肥肥效的变化 ,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漠土磷素含量、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 :(1)灰漠土的自然供磷能力为 10 2 .3 % ,呈逐年下降趋势 ,肥料...
应用综合评分法对新疆国家灰漠土基地1990~2002年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指数可以反映各处理的土壤质量的年度变化,且与单项养分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还表明:长期施用无机化肥、有机肥...
本文阐述了棉花在新疆农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科学施肥对新疆棉花生产的重要意义,并且根据1997~1999年对南疆部分植棉县进行的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结果,对其主要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新疆棉田土壤养...
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土壤类型。灰漠土是新疆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石灰性强,含碳酸钙7%—13%,碱化现象普遍,pH值8.0—8.5,哪一种测定方法较为适用于这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和相同磷量及不同磷量施在不同比例的土体中对棉花根系形态及其对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对棉花根系具有刺激作用,施磷后使棉花根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密度增大,吸磷量增多,从...
研究了主产于新疆南部巴楚县的珍稀名贵野生食用菌巴楚蘑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①巴楚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香菇及黑木耳,略低于新疆所产美味食用菌粗柄羊肚菌;...
和田河流域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境内有墨玉县、和田县、和田市和洛浦县,有耕地81533.33hm~2。
加工番茄一生需钾最高 ,氮次之 ,磷最少。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 1 0 2 3 0 .6 2。氮磷钾合理配方施用及配施微量元素 ,能提高加工番茄的产量
通过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灰漠土无机磷形态研究 ,结果表明 :( 1)新疆灰漠土磷素以无机磷为主 ,占全磷 85.9% ;无机磷中又以钙磷为主 ,其中Ca10 P和Ca8 P占无机磷总量的 81.5% ,Ca2 P仅占 2 .3% ,O P ,Al P ,Fe P分别占...
不同量磷施入不同比例土体中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 CNKI文献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磷土壤中磷浓度相同而其体积不同时,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磷后供磷率增加,磷对棉花根系生长有刺激作用,随施磷土壤体积的增加,棉花根系变细、变长,根密度和根表...
在新疆主要棉区和田、阿克苏、喀什、石河子选择21个点的代表性棉田,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土壤测试、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棉田土壤有效养分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新疆棉田...
新疆高产棉区棉田土壤有效钾的吸附特征和钾肥有效性的研究 CNKI文献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 ,系统研究了新疆三个高产棉区棉田土壤钾的吸附特征及钾对棉花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三个棉区棉田土壤有效钾的含量玛纳斯棉区〉巴楚棉区〉阿瓦提棉区 ;对钾的吸附能力 :玛...
通过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灰漠土无机磷形态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1)新疆灰漠土无机磷以钙磷为主.其中Ca10—P和Ca8-P占无机磷总量的81.5%,Ca2-P仅占2.3%,O-P、Al-P、Fe—P分别占6.1%、5.9%、4.2%。(2)Ca2-P是灰漠土中主要...
增施磷肥能改变土壤供磷参数,从而提高土壤供磷率。土壤施用磷肥后,可刺激棉花根系生长,使棉苗根系变长,变细,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对化学氧化法测定活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KMnO4氧化法和K2 Cr2 O7氧化法测定的活性有机质与有机质总量的相关性均较好。但K2 Cr2 O7氧化法存在着终点不易掌握、操作较繁琐等缺点 ;KMnO4氧化法有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