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工业的持续发展,工业气体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随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在工业生产中进行有效的气体巡检,以保证化工业的安全生产。传统的化工产业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日常巡检...
介绍国外典型河道的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及治理后的效果,总结这些治理经验对我国河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 ,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 ,在 5月~ 10月间 ,水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81.32 %和 71.34% ;在 11月~ 3月间 ,水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82 .77%和 9...
在1993-04~1997-06间对淀山湖5种沉水植物及人工基质上的着生藻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上着生藻类群落由37属39种藻类组成,其中硅藻门13属13种,绿藻门12属13种,蓝藻门6...
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常导致水生植被的退化与浮游藻类的爆发[10,18,29]。可利用光通常是决定沉水植物分布、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最重要因子,因此,伴随高营养负荷的浮游藻类繁殖,极大地削弱了沉水植物的光合能...
关键词: snail / epiphyton / macrophytes / interaction.
下载(470)| 被引(60)
探讨淀山湖3种主要沉水植物(殖草、大茨藻和苦草)种子萌发与种皮、水温以及萌发基质之间的关系.种皮对种子萌发的限制作用程度与种皮结构有关,种皮破裂后,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均增高.水温对种子前发具有一定的促进...
为了解淀山湖水生态系统中氮、磷的循环过程与特征,于1990~1995年间在全湖布设的25个样点上调查、测定了淀山湖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产力,以及水质和底质情况;并估算了淀山湖氮、...
论述了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群落类型、群落的数量特征及演替。结果是:(1)湖中分布有2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隶属16科,21属;其优势种为苦草、菹草、马来眼子菜、芦苇等。(2)湖中水生植被呈不规则环...
Based on the data of phytoplankton surveys made in 1959, 1981-1982, 1985 -1986 and 1991-1992 in Dianshan lake, the main ecological changes in the phytoplankton associ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main r...
上海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受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等因素的影响,水危机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系统分析上海市水资源和水质状况、城市用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为研究上海市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1—12月对滴水湖进行了一年调查采样。共检出浮游动物33属61种,其中轮虫22属45种,枝角类4属7种,桡足类7属9种。优势种包括10种轮虫,桡足类为中华窄腹...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壤动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和讨论了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面.1、土壤圈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土壤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3、植物与土壤动...
本文报道了1991-1995年在淀山湖14个样点上进行软体动物群落定量采集和分析的结果。淀山湖软体动物群落由29种动物组成,隶属于9科19属,其中属于收集种类占62.1%,刮食者的种类占37.9%,群落优势种依次为铜锈环...
本文综述了我国利用水生植物监测和净化重金属废水、化工废水、生活污水、放射性核素废水以及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种生态因子对水生植物净化效率的影响。为建立低投资、高效率、易管理的植物净...
作者于1991年11月至1992年11月对淀山湖水生植物上周丛动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观察到84种周丛动物,以原生动物(38.10%)和轮虫(22.62%)占多数。按个体大小,分为小型周丛动物群落和大型周丛动物群落两种群落类...
本文对国内学者利用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评价水质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就某些生物指数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本研究测定和分析了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样品的热值、能量现存量、能量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的平均热值为15.39kJ·g ̄(-1)DM,茎叶热值大于根部热值,挺水植物...
据1991年8月~1992年12月对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调查研究揭示:(1)群落单位面积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挺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若以全湖总生物量计,沉水植...
本文报道了不同环境温度和食物种类对一龄乌龟和二龄乌龟生长率、摄食量、消化率以及食物消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 (20℃→30℃),幼龟生长率、摄食量逐渐增加;一龄乌龟消化率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但二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