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理论基础二元性和法律目的一元性。当前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目的一致但理论基础有别,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制度类型。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路径而言,强化环境...
程多威 王灿发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05期 期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初步建立。如何处理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事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发挥。两项制度衔接的前提在于适用范围的高度契合,即救济环境公益...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区别于以前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原则条款成为该法的关注重点。法律原则凝聚着法律的基本理念、根本价值与核心目标,是建构法律概念、法律规则的...
作为获取、限制、剥夺利益的规范方式,法律对利益关系的调整以衡平利益冲突为核心任务。环境法的利益衡平应遵循一体化、损失最小化、紧缺优位和协商四项基本原则。一体化原则认为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均为正当利益,提倡...
环境治理体系具有立体化、异质性特征,需要考虑各地差异因地制宜地推动。因此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考察环境治理体系的落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评估了《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相关举措落实...
环境邻避冲突的实质在于环境保护领域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运用与行使,需通过法律形式予以和平合理化解。城市规划作为环境邻避设施选址或建设决策的法律形式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以提升规划决策理...
依法治理,法治意蕴有几层?——关于依法推进环境治理的四个... CNKI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为,坚持依法治理。深刻领会依法推进环境治理这一重要命题,不妨来探讨几个问题:立法和...
为应对"生物剽窃"现象,强化遗传资源利用领域管制,《生物多样性公约》首创"共同商定条件",作为各国构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框架的基石。其后历经《波恩准则》和《名古屋议定书》的发展,&...
一、实现改革与法治的统一,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符合我国当前实际,可谓切中肯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
国务院依照宪法调整机构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选择... CNKI文献
一、国家机构改革推动生态文明体制完善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其规定了国家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本次宪法修改亮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生态文明"。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宪法正文的国家机构一...
委托第三方起草立法绝不意味着将立法权也同时转移给了第三方。立法机关在确定委托立法项目时,应加强调研和论证,坚持宜精不宜多的基本原则。《西游记》中,唐僧不听话,跑出孙悟空划定的安全圈,终究还是被妖精逮走了。...
中国是世界上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局、培育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公民、社区、企业、政府等各利益相关主体,涵盖垃圾...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
新《环境保护法》下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CNKI文献
新《环境保护法》虽然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但在司法实践具体实施法律规定时还会遇到符合条件并有能力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可能很少、本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类别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无法开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q...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将其规定真正实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尚未作为一种诉讼类型,提起公益诉讼"法律规...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自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8月审议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步入法制化轨道。我国也成为继德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三个专门颁布促进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国家。循环经...
一、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成就与挑战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算起,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已走过了近40年历程,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以及展现出的生机活力,令世人瞩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思考 CNKI文献
我国已形成类型多样、功能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地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策略,注重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张,忽视管理质量...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