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震害总结分析及大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提出了以层间变形为衡量指标的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建立了性能水准与建筑损伤之间的联系;采用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建立了结构易...
我国的城市开发建设正处在由以增量建设为主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并重的阶段,随着实体经济的衰退,城市大量的商业建筑逐步改造为办公建筑,这些建筑均面临着重新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改造。加固改造的特点也从&quo...
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开展抗震加固工作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划分,简要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抗震加固工作的特点。随着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及《建筑...
前言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无论是从有史可考的记载还是从近代的统计,我国的地震灾害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均居世界之首。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83万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1976年...
关键词: 抗震加固技术 /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 性能化抗震设计 / 鉴定与加固
下载(451)| 被引(6)
基于等屈服强度系数的振动台试验动力相似关系研究 CNKI文献
为了解既有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动力相似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等屈服强度系数准则的动力相似关系设计方法,可再现结构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式。设计了某五层老旧钢筋混...
协会标准《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技术规程》解读——建... CNKI文献
1 引言我国的工程建筑已由大拆大建的外延式增量发展阶段转向内涵式的存量提质改造阶段,在未来一个时期新建工程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并且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也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从提...
关键词: 抗震鉴定 / 抵御能力 / 既有建筑改造 / 《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技术规程》
下载(109)| 被引(0)
基于地震危险性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各类震源对地震动参数分布的影响,建立地震动参数分布函数,并采用芦山地震动传播规律验证其工程通用性。基于等超越概率原则,提出不同后续使用年限设计地震动参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通过对含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屈曲约束支撑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减震效果。选用3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进行加载,记录了模型的加速度反应,分析了BRB在试验中的力学性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 含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 / 振动台试验 / 耗能性能
下载(452)| 被引(44)
新修订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已于2009年7月1日颁布实施,为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标准,从标准的适用范围、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确定、抗震鉴定的设防标准、分级鉴定方法与综合抗震能力评定、抗震鉴定结...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现有弹塑性分析方法,通过一工程实例及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具体应用 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梁的强剪弱弯验算、节点承载力验算,建议增加结构损伤度的计算,并建 立结构损伤度与抗震设计三水准的关...
新修订的《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已于2009年8月1日颁布实施,为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新规程,从主要修订内容、规程适用范围、抗震加固原则、抗震加固设计、加固施工与材料要求几个方面,对新标准进行了细致...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版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现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规定,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不同后续使...
近年来,对考虑后续使用年限来确定抗震鉴定设防标准的研究进行了不少,这些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体现在可根据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对地震作用进行折减、抗震构造要求也...
我国在 5 0年代建成了一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至今已有近 5 0年的历史 ,接近设计的基准期 ,并且原结构设计中多数未考虑抗震设防 ,需进行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本文结合若干工程实例 ,对结构抗震鉴定、抗震性能评价、加...
水泥砂浆面层是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中分别给出的加固后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不...
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结构布置灵活、造价相对较低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住宅中。本文就某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20缩尺的整体结构模型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在模拟多遇地震作用试验...
工程背景简介1998年开始,国家计委正式启动"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重点国家项目。示范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部分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同时又是我国东部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本文对我国建筑抗震鉴定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各个时期标准的技术特点、修订的主要技术进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文中还介绍了近年来抗震鉴定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现行抗震鉴定技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从工程抗震标准体系、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已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建筑抗震试验技术五个方面对唐山地震30年来我国建筑抗震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同时对今后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基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对结构抗震混合试验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将整体结构划分为试验子结构和计算子结构,采用对接加载主模态修正方法对试验子结构进行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局部修正,并给出了连接边界的加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