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众多民族中,系统地创制出自己文字的少,无文字的民族占多数。我们将人类分为有文字民族和无文字民族,只是强调民族有无文字的区别,就二者的文化传承而言,除了有无文字记载的不同以外,还有许多相同的传承方式。 ...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西实践、记忆知识谱系的梳理及田野经验的考察,界定实践记忆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生活、行为或仪式实践活动中,耳闻目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的文化记忆;然后爬梳个人记忆、历史记忆、社会或集体...
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 CNKI文献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
在人类众多民族中,系统地创造出自己文字的少,无文字的民族占多数。我们将人类分为有文字民族和无文字民族,只是强调民族有无文字的区别,二者的文化传承方式除了文字记载的区别外,还有很多相同的形式。语言是一种社会...
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形式,各种传承方式彼此之间交叉互渗,盘根错节,共同呈现和统一于文化"一体"之中。文化传承在不同的生存...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CNKI文献
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方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下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调适机制。从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立场来考察,文...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构成学科的重要论域,其目的在于探知物与人"发生关系"后所蕴涵的民族或族群文化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外相关物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布依族节庆生活中的糯食为考察对象,既揭示布依...
仪式的谱系与解释——读《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CNKI文献
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可以说从学科建立伊始相伴相随至今。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关注仪式,因为它与人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仪式之中,当然对仪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理论和民族志实践上多有创获的就...
关键词: 人类学 / 仪式研究 / 《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 格尔兹
下载(1076)| 被引(9)
生计模式与文化传承——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民歌的文化释... CNKI文献
生计模式是生成民族文化的根基。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民歌,不仅以唱颂铜鼓为主题,展现铜鼓在布依族社会中的重要文化意义和神圣礼仪,而且详细地叙述了布依族春耕、施肥、管理、秋收等稻作生产生活的文化特点。民歌内容本...
实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基于布依族案例... CNKI文献
实践记忆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生活、行为或仪式实践活动中,耳闻目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的文化记忆。基于实践记忆定义的界定与内涵的分析,结合布依族"送宁"仪式案例的思考,文章指出实践记忆是非物质...
神人体系与祭祖信仰——《苗族古歌》的信仰世界解读 CNKI文献
《苗族古歌》是一部集中反映苗族神人体系宇宙观和祭祖信仰的典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苗族信仰的根基是神人体系的确立;信仰的要件在于金银的生命历程,即人格化和神格化;信仰的世界体现为祭祖。
生死哲学与魂归祖地——摩经视域下的布依族思想信仰世界 CNKI文献
摩经是布依族在举行宗教祭仪、亡灵超度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本典籍,是最具宗教思想和信仰意义的经典。布依族的生死哲学体现为正常死亡前有各种征兆预示,寿终正寝后由布摩超度亡灵,使灵魂一步步回归祖地。魂归祖地是...
文化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与草根力量——汉族与布依族神牌的... CNKI文献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总要产生彼此的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之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草根性力量又往往保存着各自深层的文化特性,使每种文化呈显出不同于他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汉族"天地君亲师"神牌反...
民族文献应以中国传统文献观丰富的理论为基石,以国家标准局对文献概念定义作准绳,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存状况为核心,结合民族学学科的具体特点,对民族"文"和"献"作区分又联系的诠释;民族文献...
虚拟认同的文化根基——基于布依族网网名的考察与诠释 CNKI文献
网络社会的崛起,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认同。通过对布依族网的考察,可以发现在网络中做田野与传统民族志方法有进入社区的方式、调查时间的限制、获取材料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网名的文化诠释,文章认...
多族共生、边疆开发与跨学科视域——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 CNKI文献
章从理论与研究路径上探讨清水江流域文明500年发展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认为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的视角应是多族共生与边疆开发;研究内容包括经贸、政治格局、语言、契约文书和建筑等多方面问题;研究方法为多...
小历史的大世界: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全局视野——读陈寅恪《陈... CNKI文献
陈寅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从文献资料、区域个案选择、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及现场情境性等不同方面,透过"小历史"考察"大世界",概括性地阐述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全局观视野。
关键词: 区域社会史 / 全局视野 / 陈寅恪 /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下载(262)| 被引(2)
任可澄 (1 878— 1 94 5 )在探新学 ,入政界的同时 ,仍不忘整理国故。由他主持编印的《黔南丛书》 ,前后费时二十余年 ,内容涵括经史子集 ,是贵州地方文献的集大成者 ,不仅为保存乡邦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且至今仍有...
地方文献整理的最新成果——读《黔南丛书》点校本 CNKI文献
顾久先生主编的《黔南丛书》点校本,首批六辑于2009年4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付梓,字数达198万。《黔南丛书》是任可澄、杨恩元等在编纂民国《贵州通志》的过程中,以丛书的形式搜集出版的地方文献总集。《丛书》以明清学...
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 CNKI文献
一、引言布依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既是布依族的传统乐器,也是令人景仰崇拜的神器礼器。布依族的铜鼓长年收藏于家中,平日非重大节庆仪典,不轻易示人,春节期间"击铜鼓为欢"。早在20世纪30年代,郑师许...
罗正副 布依学研究(之九) 2008-08-01 中国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