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 CNKI文献
对中国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形成的认识,必须建立新生代重大环境事件的年代序列,既需要不同地区构造变形、隆升年代学的依据,又需要宏观背景的把握。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架及相关问题,诸如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部北西...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回答所研究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中国占据亚洲东部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在过去4亿年期间由具有不同地壳结构、生物地理区...
大陆动力学的理论与研究开启了人们一个新的思路:在确认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划分构造单元时,除了前寒武纪基底、南华—印支期生物地层格架以外,不能不考虑中-新生代以来重大的陆内变形事件所产生的陆内变形(大型走滑断...
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 CNKI文献
迄今为止对华南地区古—中生界褶皱构造变形形成时期的主流认识是晚中生代的燕山期,但是笔者近年通过对黄陵背斜露头剖面的观察、地质图分析和前人认识的资料汇总,认为黄陵背斜经历过早白垩世以前印支—晚燕山运动的构...
关键词: 黄陵背斜 / “四川运动”时代与背景 / 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 / 青藏高原初次隆升
下载(994)| 被引(40)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西部环境变迁起着决定性影响。通过对柴达木、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的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时空坐标,认为高原隆升可分为三大阶段:(1)古近纪期间青藏高原隆升仅限于...
东北亚南区是西太平洋构造带、北美大陆板块(或鄂霍次克板块)与中亚造山带、中朝、扬子板块等交汇部位,在泛大陆(Pangaea)拼合、裂解的宏观背景下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事件的叠加,构造面貌比较复杂。包括朝鲜...
北祁连山是发育在新元古代大陆克拉通背景上的板内造山带,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1) 早古生代是克拉通裂解的拗拉槽而不是大洋盆地,其西延部受阿尔金断裂左行错移约350 ~400 km ,对应于塔里...
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地块古生代期间并非被多岛 -小洋盆分隔的微陆块 ,而是具有统一发展共性的克拉通——西域板块 ,它具有新元古代早期克拉通化形成的基底和震旦系冰碛岩以及亲扬子型下古生界的盖层 ,震旦纪 -早古...
青藏高原最晚一期也是最强烈的一期隆升发生在1~0.8Ma,与印度洋中脊三联点附近的“亚澳”陨击事件有关。陨击事件引起印度洋的快速扩张并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的强烈(A型)俯冲,正是这次俯冲引起了青藏高原及其外...
据近年内阿尔金断裂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应深入解决的 4个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1 )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何时发生 ?变形年代学研究证明阿尔金断裂初始走滑的年龄在89~ 97Ma,即从晚中生代 早新生代才开始出现 ;2 )运动学...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 ,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作者在近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新认识 :1.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 40 Ar/39Ar测年结果 ,阿尔...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
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 CNKI文献
阿尔金断裂和郯庐断裂是亚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2条晚中生代以来活动的走滑断裂带,前者可能同步错移并分隔曾经统一的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侏罗纪箕状断陷的原型盆地,后者中段向北错移了属于扬子板块的苏北-胶东地块,北段...
本文从周缘环境的演变上论述了华北古板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T—J_2因相邻古板块之间碰撞和陆内俯冲,导致南北边部Ew向推覆造山带的形成;J_3—K_1由西太平洋活动高潮期形成的NNE向造山带波及古板块内部;K_2—R由于滨...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
对青海省玉树结古镇MS7.1级强震的成因及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灾后重建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大地构造背景看,玉树和汶川地震均由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嵌入、引起高原壳-幔物质向东蠕散诱发。正是巴颜喀拉(昆仑)地块向东蠕...
中国西部干旱缺水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肆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因为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大量垦荒造田,修建水库和明渠,漫灌农田耗费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升先引起...
本文运用活动论思维,根据东亚构造发展的宏观背景重新认识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史。阐明吉林省东部在不同时期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及由此所决定的不同构造阶段所表现的不同构造属性与特征,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