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降水粒子特征研究,以便探讨云、降水的形成机制。利用一台安装在安徽大别山区潜山县气象局楼顶无障碍平台上,德国OTT公司生产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测量系统所获取的2008年1月26—28日强雨雪天气过程的2540份资...
由于对流云尺度小、生消快,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对其进行人工增雨效果评价是十分困难的事。本文利用2003年在"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试验区获取的对流云人工增雨监测资料,采用成对对流云试...
为了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利用2005年江淮地区人工增雨试验基地的资料,采用区域雨量对比分析、地面增雨效果的回归分析和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方法,对2005年6月9日、8月3日两次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探讨夏季不同类型降水系统中对流性降水云的结构、降水形成机制,旨在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技术途径。利用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监测到的13933个中γ尺度对流云体,按5种天气类型对其生命史、基本反射率、回波顶高、...
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CNKI文献
利用 1 989~ 1 999年 5~ 9月资料 ,从地理环境条件、天气背景及降水资源条件、研究基地开展对流云人工增雨可能性 ,对江淮地区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该地区实验期有足够的对流云可供...
利用CINRAD资料分析南方夏季对流性降水云的基本特征 CNKI文献
1南方夏季对流云特征统计结果2000年、2001年和2002年6~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建阳市和龙岩市利用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224块对流性降水云进行连续跟踪观测。本研究所观测到的对流性降水云均具有较完整的生命史(即...
本文根据1983年6月29—30日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雨滴谱观测资料,分析了这次梅雨锋暴雨的雨滴谱特征,着重分析了雨团内外的雨滴谱特征及其演变情况,并用雷达回波资料进行了解释。此外,还分析了雨强I与雷达反射因子Z等各参...
为了在地面利用小火箭对云大量撒播介乙醛(MA)催化剂,我们设计了一种用T.N.T.分散介乙醛的药柱。室内试验表明它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选取合适的配方,压制以T.N.T.为内芯,MA在外层的药柱。爆炸试验表明:MA产生的微粒达...
通过对多普勒天气雷达中VAD技术的深入剖析 ,指出它在揭示测站上空整层风切变、高低空辐合辐散场、含水量分布场中的作用 ,并结合具体实践应用 ,试图从雷达本身实时采集的资料中找出一些具有临近预报价值的信息
1988年9月与1989年5月,我们用DL-8318型多道光学粒子计数器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进行了大气气溶胶的观测。初步得出:黄山大气气溶胶粒子浓度较低,其谱分布模式符合Junge提出的幂指数律谱分布函数,平均相对误差为19%,相关...
用雷达等观测资料以及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在河南、安徽等地引发冰雹大风天气的两个强对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研究表明,...
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的决定因子是风和湍流的作用。一般来说,风速越大,则湍流脉动越强,污染物的湍流交换和混合作用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反之,风速越小,越不利于污染物的稀
关键词: 处理方法
下载(91)| 被引(3)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安徽省秋季旱期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模式预报的云降水结构与实况在总降水量及分布、云系回波特征、移动趋势方面基本一致...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探测,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条件之一,我们利用2002年6月18日到28日期间,安徽屯溪站的GPS水汽监测数据分析了该站出现不同云天条件下的水汽含量的特征,提出了适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云天条件。以及分析...
利用雷达组网资料以及LAPS中尺度再分析系统,对2009年6月14日在河南、安徽等地引发冰雹大风天气的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整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多...
本文从理论、技术和实践上分析了安徽省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并根据近几年外场作业的实际情况对人工增雨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飞机人工增雨的经济效益为1∶8-54之间,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开发水资源的有效途...
对"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3次催化作业过程,催化云和对比云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云的平均维持时间比对比云长51.2%,平均回波面积比对比云多17%,催化云每个体扫的平均...
城市大气环境规划主要任务之一,是在现有条件下,为污染工业区挑选一个合理位置。以便在城市形成一个不受大气污染或少受大气污染,并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产正常进行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程度主
基于对流云云中催化剂扩散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对流云的云中点源催化剂扩散模拟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应用情况。讨论了催化剂扩散与扩散时间、风速、湍流系数、垂直速度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对流云中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