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Excel和SAS在生物统计学的应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指出Excel制作的统计图形美观,fx函数可直接给出结果,公式编辑简便实用,具有"数据分析"功能,但也存在fx和"数据分析"结果不一致的地方,...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明显 ,F1 单株生物产量性状高于双亲平均值 ,甚至超过或接近高亲。影响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单株茎叶鲜重的主要因素是主茎粗、叶长 ;决定单位面积鲜草产量的主要是密度、叶长和单株茎叶鲜重。多年随...
本文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能"师资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双能"师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双能"是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即技术研发能力),"双...
詹秋文 卫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06期 期刊
42份高粱与苏丹草及其2个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CNKI文献
选用100个RAPD引物和9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旨在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品种资源及2份国审品种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到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
高粱、苏丹草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在畜牧、水产养殖业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大力发展高梁 -苏丹草杂交种生产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 ,对 2 ...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均属于禾本科高粱属,普遍被认为起源于热带非洲,二者在亲缘关系上有一定距离,但无生殖隔离。高粱的分类问题,在几百年来一直被众多植物学家探...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超亲优势,株高的普通遗传率最...
詹秋文 林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年03期 期刊
关键词: 高丹草 / 农艺性状 /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下载(214)| 被引(18)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 ,通过 4个感抗杂交组合研究了在网室人工接入斜纹夜蛾幼虫的条件下大豆抗斜纹夜蛾植株反应发育过程的遗传。不论P1 、P2 、F1 、F2 、F2∶3多世代联合分析或单个分离世代分析 ,...
农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科... CNKI文献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培养模式,即强化农科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一种精神(吃苦耐劳的农学精神),创新两个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三维模式(导师制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4个苏丹草和6个高粱品种的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丹草和高粱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0(2n=20);苏丹草品种均为1A核型,并具有1对随体染色体,其中1、2号品种的第2对染色体为近中间着丝点染...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产草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已成为饲喂畜禽和草鱼的重要青饲和青贮作物。针对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与利用现状,分析了能饲兼用型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在生物能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与...
南京地区大豆食叶性害虫主要是大造桥虫、斜纹夜蛾、豆卷叶螟和银纹夜蛾。大豆对田间食叶性害虫综合虫种的抗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利用两个感抗杂交组合D0 1和D0 3的P1、P2 、F1、F2 、F2∶3 世代 ,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
本文从临时性作图群体和永久性作图群体两方面概述了高粱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分子标记和不同作图群体在高梁图谱构建上的差异,展望了高粱遗传图谱的研究方向。
4个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品种和6个高粱(S.bicolor)品种被用来进行高粱和苏丹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定性性状22,24,31在高粱与苏丹草上表现完全一致;数量性状除3,9,13,15,19,27,38,41,42,46,47,48,49,57在2类间...
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抗性的鉴定 CNKI文献
在网室人工均匀接虫条件下 ,以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为指标 ,分别于 1997年和 1998年鉴定了从 6 72 4份大豆资源中筛选的 46份抗感材料及 5份江淮与南方大豆推广良种共 5 1份对斜纹夜蛾的抗性差异表现 .结果表明 ,品种间、...
1998年,安徽科技学院(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利用高粱和苏丹草的杂种优势培育出“皖草2”杂交种〔1〕。多年来,该品种在饲养牛、羊、鹿、鱼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长期作为全草型高粱品种区域试验的唯一...
本文从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CAI的开发及网络的运用三个方面讨论了计算机技术在生物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提出了生物统计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计算机 / 生物统计 / 网络 /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下载(439)| 被引(15)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引进的一年生、多年生和种间杂交黑麦草3类型共4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草量和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刈割的株高、叶宽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一年生黑麦...
皖甜粱1号为青贮能源兼用型甜高粱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330.2cm,茎粗2.05cm,分蘖2.1个,含糖锤度17.7%,出汁率50.7%,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纺锤形中散穗,褐壳白粒,茎秆粗壮,分蘖力强,耐倒伏。2011年品种比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