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地带即消落区,它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性的特点,它对水、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
土地整理,在世界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土地整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德、法、俄等国开展土地整理的时间较早,其它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土地整理工...
北美五大湖区面积2.44×105km2,蓄水量2.3×105km3,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水域,约占世界总淡水资源的18%.湖区的污染源包括土壤径流、农用化学物质、城市废弃能物、工业区排放物和废物处理地渗出液,同时也受到...
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 CNKI文献
从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减量控制的基本需求出发,本文研发集成了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轮作农田(地)和柑橘园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生态养殖(养猪)种养循环技术与模式、山地丘陵耕作田块修筑技...
从不干胶标签、套标和包裹用的标签,以及窄幅包装到轻质纸盒,混合技术的生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伴随应用范围的扩大,市场也变得越来越接受这种技术,对其需求越来越高。Industrial Inkjet (IIJ)董事总经理约翰...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肯定了林下经济拉动就业特别是非农就业的重要作用,为林下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保育措施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表氮磷排放负荷的影响 CNKI文献
为优化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措施,提高库区水土保持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本试验通过对比传统措施(顺坡耕作+玉米/水稻秸秆回收+榨菜菜叶还田)和生态保育措施(横坡等高耕作+水稻/玉米秸秆—榨菜菜叶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从贫困乡镇分布情况来看,区域性贫...
自然免耕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法,通过人为改变地表微地形,建立了一个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萍、鸭周年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自然免耕促进了土壤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水、热、气、肥谐调.并通过...
对紫色土水稻田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田免耕垄作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并以氧化层(A)和鳝血斑层(Pg)的各种酶活性最高。与传统的水旱轮作和淹水平作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垄作土壤的呼吸强度和纤...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 CNKI文献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耕作法——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其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自然免耕创造了垄沟相间的微地形,耕作层增厚,土体表面扩大,形成了良好的土体层次,有利于土壤中的水、热、气、肥...
自然免耕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稳定适中,既有充足的毛管孔隙保持水分,又有一定数量的非毛管孔隙通气排水,土壤硬度的年变化不大,适合水旱作物生长发育。
谢德体 曾觉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年04期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计量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84—2014年间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的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主题日益多元化。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可持续生计分...
酸性紫色土的阳离子交换特征及其对酸缓冲容量的影响 CNKI文献
明确酸性紫色土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特征及其对土壤后续酸化进程的影响有助于评估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为此,在重庆市合川区采集了38个酸性紫色土,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与酸缓冲容量测定,探讨了阳离子交换特征对土壤酸...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基础差,遗留问题多。在过去两轮土地承包时,农村土地管理粗放,登记不明,记载事项与土地现状有所出入。土地承包合同中只记载了总的承包面积,没有明确地块,四至...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分别比淹水平作增加12%~38%和4%~35%。在各种土壤类型中,脲酶、转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H_2O_2)酶活性均比淹水平作高。在同一土壤和相同的耕作方式...
水田自然免耕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淹水平作土壤低,比水旱轮作土壤高,随着免耕时间延长,免耕土壤的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逐渐回升.免耕垄作土壤的腐殖质特别是松结合态腐殖质相对含量增多,土壤复合度增加,有利于土壤结构...
水田自然免耕改善了土壤水、热、气、肥状况,为稻麦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表现出根系发达,活力强,吸收养分多;分蘖早,分蘖快,生长旺盛;群体生产结构好,通风透光,抗逆性强;光合产物积累多,产量增加,品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