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线剂氟吡菌酰胺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作用效果,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该药剂对线虫侵入、根结和雌虫数量以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黄...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50 g·L~(-1)苯醚·阿维·吡等10种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 g·L~(-1)苯醚甲环唑和60 g·L~(-1)戊唑醇拌种处理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对栝楼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CNKI文献
[目的]探究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栝楼根结线虫病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方法]采集、鉴定并室内繁殖安徽省潜山市供试田中栝楼根结线虫;在室内接种试验和大田试验条件下,评价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对栝楼根结线虫...
迟元凯 汪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期刊
关键词: 栝楼 / 根结线虫病 /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 防治效果
下载(172)| 被引(5)
南方根结线虫效应分子分支酸变位酶和类毒液过敏原蛋白的功... CNKI文献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植物根系的一类固定内寄生线虫,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结线虫2龄幼虫侵入根系后,在根部建立固定的取食位点获取营养,完成其寄生生活史。在寄生过程中,根结线虫分泌大量...
[目的]研究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发生规律。[方法]2015—2018年,通过定点采集小麦田土壤和小麦样本,监测土壤中小麦孢囊线虫的孢囊数量、卵量、2龄幼虫数量以及小麦根系内部孢囊线虫的发育情况,鉴定田间小麦孢囊线...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
多粘类芽孢杆菌TC35的鉴定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 CNKI文献
[目的]鉴定生防菌株TC35,评价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克隆gyr B基因序列鉴定生防菌种类,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抑菌谱,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其防治效果。[结果]生防菌TC35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与辣椒疫霉的抑菌...
利用分子标记或对特异位点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是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的基础,可以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对物种进行区分和鉴定。对疫霉属的不同种已有一系列的分子检测方法。SNARE蛋白相关基因YKT6拥有保守的侧翼编码区,适于...
大豆疫霉菌PsSed5编码基因转录分析及功能研究 CNKI文献
[目的]研究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SNARE家族之一的编码基因Ps Sed5转录及功能。[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Ps Sed5在大豆疫霉不同生活史及侵染时间段的转录,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稳定转化法,将该基因沉默后...
防控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的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示范 CNKI文献
[目的]针对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频发问题,推广示范农药减量化施用防控技术。[方法]比较常规用药(A)、减量用药(B,比常规用药量减少20%)+控失剂(C)、A+C及不用药处理(CK)水稻后的防效及效益。[结果]B+C处理对纹枯病...
[目的]探索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性能、效果和农药利用率以及飞防助剂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药剂,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群体密度,根据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设计了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建立了卵和2龄幼虫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体系,并将该检测体系与显微镜计数...
以杨树碎段、玉米秸秆切段替代竹竿碎段为营养基,进行了恒温恒湿遮阳层架式层土种植红托竹荪试验。结果表明,盖土厚度4~5 cm、菌块大小3~4 cm、菌块放置间距5~6 cm、培养料杨树碎段与玉米秸秆切段比例4∶6、培养料...
为筛选出防治红托竹荪螨虫的有效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对红托竹荪螨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氯氟·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24%联苯肼酯悬浮剂1 500倍液在恒...
基于GenBank分析28S(D2/D3)、18S和ITS序列作为根结线虫条形... CNKI文献
基于GenBank中根结线虫属的核酸序列,筛选了28S(D2/D3)、18S和ITS 3个不同的序列片段,利用遗传距离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评价其各自作为根结线虫条形码标记的可行性。结果显示:28S(D2/D3)、18S及ITS的核酸序列种内平均遗...
为了明确高抗品种‘华麦1号’的抗禾谷孢囊线虫机制,以Pluronic F-127胶体为介质,比较了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J2)侵入根系前对抗病品种‘华麦1号’与感病品种‘豫麦34’和‘矮抗58’的根尖趋性差异,并采用室内人工接种...
小麦孢囊线虫病目前已在中国13个省(市区)的小麦种植区有发生与分布,其扩散与蔓延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安全,系统开展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5%涕灭威颗粒剂(aldicarb)、...
RPA(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是一项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的核酸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在37~42℃的恒温条件下,利用1对引物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靶标片段的快速扩增,结合侧向试纸条(1ateral flow strip...
氟吡菌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 CNKI文献
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严重为害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的一类植物病原线虫,目前在我国16个省市区均有发生,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为害尤为严重,减产达20%~70%,筛选安全高效的小麦孢囊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