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 ,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 ,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 ,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 ...
震前电磁场和大地自电位的异常是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在零磁空间对超低频段的磁场和自电位的变化进行了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揭示出电场、磁场出现异常变化的全过程,对深入认识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微观机理具有重要...
利用伺服控制双轴加载系统 ,采用阵列式布局的应变、自电位测量方法 ,对岩石样品弹性变形阶段和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和自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突然加卸载、黏滑和岩样破裂几种特定情况下 ,自电位和应变场均出...
为模拟构造应力对岩石剩余磁化强度的影响,本研究对六种不同类型的44块岩样进行了应力实验,发现岩石天然剩磁随应力的变化规律比迄今所估计的要复杂得多.作者指出,这些变化可归属于三种类型:在弱不可逆的Ⅰ型效应中,剩...
本实验对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磁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证实岩石剩余磁化强度随施加的应力而变化,并首次发现剩磁的变化具有低压时与原有微裂隙的闭合以及高压时与新裂隙的生成有关的特点,在岩样临近破裂的状态下这种现象尤为...
采用高密度的电极阵列 ,对具含水结构样品的视电阻率值进行了测定 ,并重建了二维电阻率的图象 .所得一系列 CT图象揭示了样品内部由于裂隙和流体造成的真电阻率分布及其变化 .这一方法用于岩石电性模拟实验 ,使导致样...
在高温高压及慢应变率下使磁铁矿岩样品发生了流变。对此过程前后的磁性测试表明,产生了与流变过程相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进一步研究说明,这种“流变磁效应”,主要是由于岩样内磁性矿物颗粒在流变过程中,由大致等...
对于有代表性的八种岩石样品进行单轴压力实验,并着重于在载荷维持恒定及载荷刚一卸除的两个时间段内,观测岩石剩余磁化强度,应变,声发射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大部分样品剩余磁化强度在恒载期间...
根据作者与Hastie和Stacey提出的三维压磁效应模式计算方法,围绕1976年唐山大地震,计算了七种不同断层模式的压磁效应,比较了在不同磁纬处,走向滑动断层的不同走向、倾角和埋深在地面上所引起的压磁异常场。结果表明,...
ULF electric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ccompanying the c... CNKI文献
The anomalies of electric-magnetic field and self-potential before earthquakes are important precursory phenom-ena. A simulating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variations in ultra-low frequency (ULF) magnet...
郝锦绮 钱书清...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3年01期 期刊
关键词: ultra-low / frequency / (ULF) / self-potential
下载(27)| 被引(2)
Resistivity tomography study on samples with water-bea... CNKI文献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the samples with water-bearing configuration was measured by an electrode-array and 2-D resistivity images of these samples were reconstructed then. The obtained series of...
郝锦绮 冯锐...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0年03期 期刊
关键词: resistivity / tomography / simulation / experiment
下载(15)| 被引(1)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震磁电模拟实验系统技术改造"课题,对震磁电关系模拟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系统的改造。该文简要地介绍了该课题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电阻率 CT 仪、电磁实验用十通道智能仪...
将电阻率层析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 ,由视电阻率值重建出介质的真电阻率图像 ,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宝坻台和昌黎台设立的两个试验点上于 1 998年 4月 1 4日ML5 .0和ML4 .4唐山两次地震前的 6天左右层析图像出现了明显的异...
澳应用物理学家斯特西在进行一系列验证“非牛顿引力”的实... CNKI文献
叙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斯特西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来验证“非牛顿引力”的存在,如果这一点被确认,将对地球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及天体物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实验观测到了 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 ,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 ,宽度为 4ms~16ms ,幅度为 0 1mV~ 1 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
对混凝土样品受压破裂过程中的电磁现象进行了实验,发现样品在单轴压力下出现微裂纹时伴随有电磁脉冲信号出现,开始产生这类信号的时段在混凝土破坏强度的80%左右。在混凝土样品即将解体之前,电磁信号频带较宽,...
为研究自电位异常场的物理机制,本文根据Patella半无限空间自电位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对有限边界条件下的图像重建进行了研究,根据四边形界面处自电位的测量数据,重建出异常电荷的二维概率分布.文中对图像重建进行了数...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M_S7.4地震前ULF电磁信号及其与模拟... CNKI文献
大地震前观测到异常的电磁信号已有很多报道 ,1 995年 1月 1 7日日本阪神 7.2级地震 (Hayakawa etal.,1 996)和 1 989年 1 0月 1 9日美国洛马普列塔 7.1级地震 (Fraser- Smith etal.,1 9
本文测试了溧阳地震(M_s=6.0,1979.7.9)震中附近钻井中的岩石在不同温度下磁化率和天然剩余磁化强度随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岩样磁化率为(4-30)×4π×10~4,天然剩余磁化强度为(30-3000)mAm~(-1),居里温度...